要重视易经与四大经典学习--思考中医启示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热爱中医事业,然而临床几年,中医院重西轻中的现实使我深深陷入困惑中。思考中医拯救了我,我从书中得到莫大启示,对中医重拾了信心,这里不量自身才疏学浅,特将自己体会表达出来,与同行交流。 一、要好好学易经,这是最大启发 古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3.html

清人程钟龄医学医中百误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清人程钟龄医学一书中,总结了自己行医三十年心得,告诫人们不要讳疾忌医,指出要重在养护预防。见其医中百误歌: 病家误,早失计,初时抱恙不介意,人日虚兮病日增,纵有良工也费气。 病家误,不直说,讳疾试医工与拙,所伤所作只君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16.html

学好诊脉 破解难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允旺 山西临汾永旺脑病医院 很多乡村或基层医生学中医往往是自学或跟师学习,在学习中,脉诊是非常不好掌握,但是脉诊确实又非常重要。笔者在临证40年中,深刻体会到学好诊脉,才能辨证准确,用药有的放矢,破解难症,提高疗效。 中医看病,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9.html

外科十法_医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科十法者,予归宗普陀时所作也。余自普陀生长天都,五十有三载,业医者凡三十年爰着医学一书,详言内证,梓行于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还归普陀修行,适逢圣祖仁皇帝广发帑金,修葺我菩萨行宫,前后寺僧及任务人等,不下数千人,其中病患不一...

http://qihuangzhishu.com/657/541.htm

跟师学习二三事_【中医宝典】

...初恰好有机会跟陆长清教授学习。陆老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著名中医儿科、内科专家。陆老每次门诊至少提前30分钟到达诊室,对待患者体贴入微,小孩见他一点都不害怕。每诊完毕,他都大声诵出证型、方药,遇到关键处予以解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52.html

自序_医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性命攸关。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爰作是书,以教吾徒,而名之曰医学。盖警之也。然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二三子读是书,而更加博览群言,沉思力索,以造诣于精微之域,则如明镜,笔发...

http://qihuangzhishu.com/657/2.htm

中医诊断学学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门实践性很强科学。光看书是看不出能力,所以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说法。王叔和著有脉经,该书是古代一部诊断学专著,这里王叔和,即指脉经。诊断学中讲舌红、舌淡,不看不可能体会得到;讲脉弦、脉滑,不触摸,不体验,就辨不准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8.html

”字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解释_康熙字典意思

...〔古文〕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說文覺也。从吾聲。困知記無所覺之謂迷,有所覺之謂。 又啓發人曰崔駟達旨唐睢華顚以秦。 又通作寤。史記·項羽傳贊尙不覺。...

http://hanwen360.com/k/609F.html

跟师学习谨记两要六多_【中医宝典】

...脑子里反复分析、归纳,以找出其规律性东西,这就是老师经验中的精华部分,要花费一定时间,在原始材料基础上,予以升华和提高。论语·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整理老中医经验,既是工作,也是学习。要想将老师经验承袭下来,必须在“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29.html

论语对于学习研究_儒家_【文学360】

...论语中关于学习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5.html

共找到1,092,7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