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生气,晚上不醉酒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唐代医神孙思邈在《养生》中提到“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其意思是,晚上不能醉酒,早上不要生气,这才是养生要诀。 在中医看来,酒性温,具有行、散作用,而夜晚是人体阳气收敛时间,夜醉会扰乱人体正常生理规律,导致身体疾病丛生。同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41.html

孙思邈因病学医成药王_【中医宝典】

...向他们虚心求教,医术更为精进。孙思邈是一个全能医生,各个医科疾病都难不倒他,而且对于养生、食疗、针灸乃至炼丹也都有所涉猎,也许是因为他小时候经历,所以他更愿意为平民百姓治病,隋唐两代几位皇帝先后邀请他去宫内做官,他都婉言拒绝,依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8.html

养生重在细节养性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熟悉,可以给自己看病外,孙思邈对调养摄生重视,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很多养生方法,都是从孙思邈养生理念发展来孙思邈认为,养生必须从生活细节做起,才能保证健康。孙思邈称之为“养性”,养性就是养生一部分。他说:“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36.html

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意思_汉语字典解释

...以记述功德) 牢记不忘 [imprint]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三国志·周鲂传》 又如:铭佩;意(刻记于胸中的心志);戢(表示感谢别人恩惠而深藏于心里);铭篆(比喻感激很深,没齿难忘);戴(感戴人恩惠,铭刻于心,永远不忘) ...

http://hanwen360.com/x/94ED.html

中医养生理论依据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78.html

浅谈气功养生史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中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等,均是讲练功。现存最早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锻炼,要数战国初年石刻文中《行气玉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批简帛医书中,就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8.html

孙思邈与阿是穴_【中医宝典】

...唐代著名大医学家孙思邈一生为民解除疾苦,留下了许多动人佳话。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就是他在临床中首先发现孙思邈约70岁那年,一天清晨,他正在屋里编写《千金要方》。突然有一个乡邻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孙先生,昨天我路过青石村,见陈阿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21.html

孙思邈长寿之谜_【中医宝典】

...农历二月十五日,孙思邈平静地离开了世界。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李经纬: 682年这一年他死了,年且百岁,活了100多岁,到底什么时候生没有,所以就引起来医史学界争论不休一个问题。争论焦点就是他生年,究竟生在哪一年。 由于史书中,孙思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148.html

孙思邈救蛇遇仙_【中医宝典】

...传说孙思邈是陕西耀县人,7岁时候就能日诵千言。长大后因为世道不宁,隐居太白山学习道术,精通天文医药。 一次孙思邈外出,碰见一个牧童砍伤了一条小蛇,很是同情,就用衣服包好带回家来,用外伤药敷好,包扎好伤口,放回了草丛中。十几天后,孙思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86.html

孙思邈与卢照邻_【中医宝典】

...唐高宗成亨四年(公元670年),已90高龄孙思邈在他住所—光德坊接待了一位30多岁中年人,此人即是初唐文坛“四杰”之一卢照邻。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原籍幽州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为四川新都县尉。这一年他因事进京,也住在光德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83.html

共找到853,2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