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犯-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燥邪犯 燥邪犯证,是指燥邪侵犯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唇舌口鼻咽干燥,或身热恶寒,头痛或胸痛咯血,舌干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细数。 [分析] 本证多因秋令燥邪犯,耗伤肺津,津液少,失滋润,清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1.html

大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大肠 一、的生理病理 位于胸腔,由于位最高,故称“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其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一)肺主气、司呼吸 主气是指人身之气皆由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46.html

大肠湿热-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于大肠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腹痛,泄泻秽浊,或有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暑湿热毒侵犯肠胃所致。湿热蕴结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32.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常用脏腑辨证分类方法:大肠辨证分风寒束证、风热犯证、痰热壅证、痰湿阻证、肺气虚弱证、肺阴虚证、大肠湿热证、大肠虚寒证;脾胃病辨证分脾气虚证、脾血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寒湿困脾证、热盛动风证、胃虚寒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

http://qihuangzhishu.com/79/74.htm

肠液的分泌_《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肠液是由在肠粘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的。大肠的分泌富含粘液和硕酸氢盐,其pH为8.3-8.4。大肠液中可能含有少量二肽酶和淀粉酶,便它们对物质的分解作用不大。肠液的主要作用在于其中的粘液蛋白,它能保护扬粘膜和润滑粪便。...

http://qihuangzhishu.com/950/278.htm

大肠金气药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中气,初学莫用。知母清肺,只宜少用。竹叶清降胃,功效特殊。舌上白霉之时气痧胀,非竹叶重用不效。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肠金气药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金箔 白药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eiyudachangjinqiyao.html

阴虚-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虚 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 本证多因久咳伤阴或痨虫袭,邪热恋耗伤肺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45.html

大肠脉_《诊脉三十二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实.谓之阳结.络循咽.大肠为腑.咽门燥.大肠结皆坐此.浮甚或三部俱浮.恶寒壮热.热能伤气.气伤不能卫.金反而木反盛.咳嗽气促.痰唾稠浓.双目流泪.皆坐此.之积名曰息奔.左右胁下. 如覆杯.以春甲乙日得之.盖心邪传当传肝.肝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248-11-0.html

风热犯-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风热犯 风热犯证,是指风热之邪侵犯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咳嗽,咯吐黄稠痰而不爽,恶风发热,口渴咽干痛,目赤头痛,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j 本证是由外感风热之邪犯失清肃、宣降之功,则‘出现咳嗽;风热灼...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48.html

风寒束-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风寒束 风寒束证是指感受风寒,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本证是由外感风寒,卫失宣所致。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寒属阴,故痰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47.html

共找到818,7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