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医史博物馆 感受深邃的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柳长华说,这篇被奉为中医经典的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大医精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中医药的抢救和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层面的东西”。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889.html

孙思邈用心修养医德_【中医宝典】

...医德修养差,人格低下,品德恶劣,那就会像“狂人持刀”遗害病人。若能按照《大医精诚》用心修养,“救苦之心”常存,不是“大医”,也是“名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625.html

大医精诚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3-2.html

孙思邈与卢照邻_【中医宝典】

...因此二人得有机遇相会。 卢照邻对孙思邈这位“苍生大医“的医术和博学十分钦佩,称其“道合今古,学有数术……推步甲子,度量乾坤,飞炼石之奇,洗肠胃之妙“,因此“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此前,卢照邻自觉全身发痒,请了不少医生诊治也未见好转,故求教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83.html

伦理道德——中医医德思想的源泉_【中医宝典】

...说明医家与儒家有着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传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经说》:“仁,仁爱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68.html

大医精诚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

http://qihuangzhishu.com/221/5.htm

深入道出「苍生大医」之「诚」的心境──兼述此文的作者_【中医宝典】

...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大医精诚第二》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18.html

深入道出「苍生大医」之「诚」的心境──兼述此文的作者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大医精诚第二》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19.html

为医要德术兼备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医乃仁术”为医界同仁之共识。明·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古代医家均强调为医者必当医术求精,“凡为医师,当先读书,详检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14.html

精诚的解释_精诚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真心诚意;至诚 absolute sincerity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国语辞典 極為誠心。 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

http://hanwen360.com/c/290307.html

共找到744,4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