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作用机理_【中医宝典】

...1第一类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89.html

中国大开拓心律失常研究新路_【中医宝典】

...从而导致冲动在心肌内的传导中出现折返或触发性电位,构成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基础。因此,研究离子通道病及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成为当代医药科学中的一个难题。 戴德哉教授长期致力于心律失常的研究与开发,他认为以往的研究可能仅着眼于药物对正常动物游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621.html

心律失常加重病情_【中医宝典】

...心律失常药物大部分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或使电解质发生改变,对心脏特殊组织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产生影响,故临床上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如应用不当或由于个体差异,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某些心律失常。 如奎尼丁可抑制心肌的传导,使有效不应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79.html

治疗心律失常的单味_【中医宝典】

...近年来,对于中药单味心律失常的研究较多,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报告,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具有作用的药物有: 对各类过早搏动均有效的药物: 室性早搏——人参、麻黄、附子。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82.html

联合应用心律失常_【中医宝典】

...联合应用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达到疗效高、副作用少为目的。 (2)最好不联合用同类心律失常药物。 (3)Q-T间期延长,在选用有可能进一步延长Q-T间期的药物时更需慎重。 (4)最好避免与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的药物合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87.html

临床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亟待规范_【中医宝典】

...普罗帕酮和氟卡尼要高,因此,无论房颤患者有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有的临床医生都给患者使用胺碘酮。实际上,医生应该先评价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及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对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良好的患者,选用IC类心律失常也可产生很好的疗效,同时可避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769.html

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又分为A、B、C三个亚类。(一)Ⅰ类——钠通道阻滞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27.htm

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物的分类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又分为A、B、C三个亚类。(一)Ⅰ类——钠通道阻滞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23-2.html

心律失常药物有最佳靶点._【中医宝典】

...复合物有心律失常作用,如苦参碱、小檗胺对以上最佳靶点作用效能、效价均低于胺碘酮等西药。这就解释了中药心律失常作用为何弱于西。由此可见,要想研制安全高效的心律失常中药,就应寻求走联合用药或作用于不同靶点的单体配伍应用的途径。 查询更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771.html

心律失常中药循证_【中医宝典】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络病大会今日在南京召开。作为大会的主要议题,中华医学会心理生理和起搏分会发布了我国中医药领域的重大进展,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心律失常创新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全面完成,其心律失常的药效作用理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093.html

共找到162,9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