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归地方、 【组成】 黄连、黄柏、姜黄、当归、生地各等份。 【制法】 以上5味共研细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用途】 适用于外耳道疖。 【用法】 涂敷于外耳道患处,每天1次,至红肿消失为度。...
...西医治疗 根据异物大小、性质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取出方法。 (一)活动而不膨胀的小异物,可用生理盐水将异物冲出。但外耳道、鼓膜有损伤或穿孔禁用。 (二)植物性异物可在直视下用异物钩或耳刮匙取出,不宜用水冲洗,以免膨胀而取出困难。 (三)活动...
...耳疖(er jie)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古代医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别称,如《外科证治全书·卷2》中说:“耳疔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西医学的“...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furuncle of extrnal auditory canal );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diffuse otitis externa)。...
...鉴别 需要与外耳道炎及疖、外耳道真菌病鉴别。外耳道异物常见于儿童将豆类、小珠粒、火柴棒头等各种小物塞入外耳道。成人可因创伤、弹片、泥土、木块等,或耳病治疗时误留棉花、小纱条于外耳道。其它如夏季昆虫可爬入或飞入外耳道内形成异物。...
...西医治疗 清除外耳道内的所有痂皮和分泌物,用1~2%柳酸酒精或1~2%麝香草酚酒精、1:1000新洁尔灭酒精涂耳。也可用制霉菌素喷于外耳道或涂用达克宁霜剂。尽量保持外耳道干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病因:由外耳道疾病引起的: 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叮聆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外伤、耳道阻塞性角化症。...
...外耳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炎,又称外耳道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炎。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有变应体质和者易反复发作。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
...取位:外耳道患病部位 操作方法:取新鲜野菊叶30克水煎成浓汤,放置,取澄清汤冲洗外耳道。每天3-4次。也可用鲜地丁草100克水煎汤,放置,取澄清汤冲洗外耳道。或用黄连10克水煎汤冲洗外耳道。每天1次。 ...
...西医治疗 1.全身治疗 病情较重或有发热者可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或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多价葡萄球菌或自家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吸收。早期炎症浸润,宜外涂软膏,如1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