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之诊法_《儿科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儿科之诊法,虽无异于成人,然以小儿之幼者,口不能言,较长者又言不达意,且有拒绝生人,临诊啼哭 之事,廉得其情,殊非易易,故世有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莫医一小儿之谚也。然小儿七情 六欲,究不同于成人,所患之证,非虚即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yaolve/688-5-5.html

儿科诊法概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诊法,包括四诊诊查方法和证候辨别方法,是中医临证基础的重要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79/66.htm

《洞天奥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十六卷。清·陈士铎述。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卷一-四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五-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卷十四-十六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虽然所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68.htm

《洞天奥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十六卷。清·陈士铎述。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卷一-四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五-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卷十四-十六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虽然所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15.htm

儿科之诊法_《儿科要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之诊法,虽无异于成人,然以小儿之幼者,口不能言,较长者又言不达意,且有拒绝生人,临诊啼哭 之事,廉得其情,殊非易易,故世有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莫医一小儿之谚也。然小儿七情 六欲,究不同于成人,所患之证,非虚即实,...

http://qihuangzhishu.com/688/8.htm

诊法常以平旦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脉要精微论)黄帝问曰∶诊法何如?(诊,视也,察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而此节以诊脉为言。)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平旦者,阴阳之交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3.htm

中医望诊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一)望局部病变 外科疾病的症状,首先反映在体表,且有局部病变,这是外科疾病的特点。望局部病变,主要望患部的皮色和局部的特点。如肿疡色红、高突、根脚收束为热证、实证、阳证;若色白、平塌、根脚散漫多为寒证、虚证、阴证;疔疮多发于颜面手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3.html

《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总论 一、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二、中医外科疾病命名与分类释义 第一节 疾病命名 第二节 分类释义 三、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理 四、外科诊法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 第二节 四诊应用 第三节 辨阴证阳证 第四节 ...

http://qihuangzhishu.com/80/index.htm

诊法论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叔和《脉经》,又未可为全璧。是以学者,当宗法《灵枢》、《素问》,及仲景《平脉》、《辨脉》诸法。《灵枢》有缓、急、大、小、滑、涩之提纲,《素问》有左右、前后、上下之诊法,盖以形身之上下四旁,以应天地六合之道。又三部九候之法,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8.html

诊法_《医学摘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色合问诊法黑色当主痛,询之无痛,或为肾伤,女劳疸也。察之又非女劳疸,其为血蓄于中,颜变于外可知。然血蓄之黑,则必或吐衄,或下血,而后即转黄色,以瘀去故也。面微黑黄,视其寿带纹短,若缠绕口角,亦非蓄血,即相家所谓∶ 蛇入口,主人饿死。更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aicui/648-9-5.html

共找到17,9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