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位,切除脑膜、脑癫痕及致痫灶,病灶在额极者可行额极切除术。异物、碎骨片、脑脓肿亦可采取开颅手术或立体定向术以清除或切除。 手术方法:术前应认真进行癫痫源灶定位,因为脑损伤后的瘢痕虽为外伤性癫痫的病因,但引起癫痫发作,却往往是位于病变附近的...
...临床研究项目和干预项目中国地区负责人、美国国立卫生总署艾滋病研究课题审查专家。近20年来,他一直从事艾滋病流行病学、艾滋病发病机制、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和艾滋病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染色体定位、基因克隆和鉴定蛋白产物,预期这一研究将会取得较大进展。 (4)候选基因研究:对人类及实验性癫痫动物模型研究确定,癫痫发病机制涉及某些蛋白质如神经递质、神经肽及其代谢酶、受体、离子泵及离子通道等异常。不少基因已分离克隆,并在染色体...
...本报讯 (记者陆静 通讯员王昌文)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研究的一项“973项目”子课题获重要进展,他们提出的“鸡尾酒疗法”可使大面积烧伤病人存活率提高8%。 近日由该院研究所牵头完成的“缺血、缺氧在严重烧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中的...
...日本理化研究所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基因变异导致的细胞凋亡进程不正常可能是癫痫发病的原因。 癫痫是一种疑难疾病,患者会突然出现肌肉收缩、意识障碍、摔倒并发生身体痉挛等病症。经常性反复发作是这种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人员...
...发病机制 1985年我国22省市对农村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癫痫发作自然缓解2年以上者占40.4%,自然缓解5年以上占27.1%。而对癫痫患者经过合理而正规的药物治疗,发作完全控制率仅为50%~85%。 治疗失败的原因:①发作类型判断错误...
...(二)发病机制 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均可引起痫性发作,已知150种以上少见的基因缺陷综合征表现癫痫大发作或肌阵挛发作,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5种,如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病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约100种,如家族性黑矇性痴呆、类球状细胞型...
...一般除小发作及双侧严重的肌阵挛之外,任何类型的癫痫均可出现,多数病人的发作类型较固定,少数可有改变,早期及中期癫痫随着时间的推移约有25%的病人在2年或稍长的期间内自行缓解而停止,但晚期癫痫常有加重的趋势,可由局部性发作而演变为全身性发作...
...帕金森病(PD)是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中、老年起病,主要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尽管早在1817年James Parkinson就已首次描述了这种“震颤麻痹”,但迄今为止,对该病神经生化和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特征、数量和功能进行研究的科学。在日前召开的第9届亚洲儿科肾脏病大会、第11届全国儿科肾脏病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专家魏珉教授对当前有关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最新进展可进一步探明肾病的生理功能和发病机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