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瘤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00~700天,故肿瘤生长缓慢,这种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垂体腺瘤一般起病潜隐,早期可无症状。有的肿瘤甚至自始至终没有症状,死后尸检始被发现。垂体腺瘤主要有颅内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功能障碍两方面表现: 1.神经...
...无功能垂体腺瘤需与其他垂体腺瘤及多种蝶鞍部病变相鉴别,由于无功能腺瘤常伴有血PRL水平的升高,故易与PRL瘤混淆。无功能腺瘤患者的血PRL水平多为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低于6.825nmol/L(150ng/ml),而PRL瘤的血PRL水平...
...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预防处理方法,提高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0年收治的127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7例术后并发尿崩症64例,发生率为50.5%,...
...手术者。 4.药物治疗:垂体功能减退者可予药物替代治疗,分泌性功能腺瘤选用抑制垂体激素分泌过多的药物。无分泌功能性腺瘤可予泼尼松、可的松、甲状腺素片、甲基睾丸素、垂体后叶素等替代治疗改善垂体功能减退,按病情需要选用。肿瘤的药物治疗溴隐亭适用...
...10月22日消息,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注意术中保护,避免过度损伤,可以减少尿崩症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尿崩,及时合理使用抗利尿药物与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是治疗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关键。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腺瘤。病因不明,可能与垂体细胞...
...垂体腺瘤以嫌色性腺瘤最多见,其质地柔软,血管丰富,有膜色绕呈暗褐色。体积可大可小,小者圆形且光滑;大者多呈不规则结节状。肿瘤内可有出血、变形、呈假囊状。临床表现因肿瘤扩展、压迫所致的局部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复视,部分病人可...
...不足的发生为1%~10%,多为大腺瘤,且术前已有垂体功能低下者。 2.放疗后的并发症 (1)放射性坏死:一般发生的高峰期在放疗后1~3年,若放射剂量≤45Gy,其发生率仅0.4%。部位可涉及双侧额叶下内方、颞叶前内侧钩回、下丘脑及视交叉、第三...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如氟美松5~10mg/d,术后3~5天后酌情减量,术后7~10天停药或用维持量。 (二)个别出现尿崩症者,应用双氢克尿塞、卡马西平、长效尿崩停或垂体后叶素治疗。 (三) 未能全切的垂体腺瘤术后3~4周行部放射治疗...
...长期应用可使瘤体萎缩、退化。此药为多巴胺激动剂,最常用且有效,尤适于PRL高者。 氨酚胺 雌激素水平在卵泡期范围,要求生育者,给药以助排卵。适于PRL轻度升高、无垂体微腺瘤者。这类病人如不要求生育,可仅用黄体酮或口服药,以调整月经周期。 ...
...(一)经口鼻蝶入路,适于切除微腺瘤、鞍内大腺瘤及绝大多数向鞍上发展的大腺瘤和巨大腺瘤。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反应较轻。 (二)额下入路,适于切除鞍内大腺瘤和向鞍上发展的大腺瘤和垂体巨大腺瘤。 (三)翼点人路。适于切除鞍内大腺瘤、向鞍上发展的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