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当读的古医书”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无误,而活人有术。因而学习中医可从理法方药4个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源有流,各个时代都出现了著名的医家。他们代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因之,顺着时代,从源溯流地研读著名医家的代表著作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中医著作甚多,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3.html

学习记忆_《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学习记忆是两个相联系的神经过程。学习指人和运动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记忆则是学习到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http://qihuangzhishu.com/950/479.htm

记忆质的改变variatiow of menory mass_《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tumor) 脑肿瘤产生的精神症状可以表现精神活动的任何方面,但却没有特殊性的症状,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器质性损害的症状,也可以是功能性精神病症状。间脑和脑的肿瘤易出现显著的遗忘症,患者对新近发生的事情或新学习到的东西不能记忆,或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jingjingshenjibingzhenduanxue/972-10-2.html

吉良晨 仁术尽平生_【中医宝典】

...□ 吴深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岁月易逝,转瞬间中医名师吉良晨老先生仙逝已年余。今日遇疑而再研读吉老先生遗著,解惑之余睹物思人, 怀念情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学界的晚辈及吉老之不才门生,我于先生有着一份特殊的尊敬和感怀,此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45.html

任继学_恩师仙逝 教诲铭记——缅怀国医大师任继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有寒热温凉性,辨不爽,何能愈病,关键平日读书,法择书而研读求实,发书微蕴,悟文外精义。对医学文献那些无稽之谈,荒诞籍,就要‘不可信’,更不可‘尽信’,这类书确实不如无。”先生对于选读经典的观点,使我们受益匪浅。学无止境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renjixue/1090-7-0.html

立足根本 衷中参西——我的学医成长之路_【中医宝典】

...逐渐地成为了一名能够让病人信任的中医大夫。 衷中参西 系统了解中西医 山东省中医院的学习使我明白了“登高而临远,极目方知天地宽”。临床,“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治病也是如此,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能治好病才是硬道理。 基层做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634.html

路志正_走进国医大师路志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中医,传承了中医学术,成为中医大家。笔者有幸参与编写《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2009年出版),与路志正先生的接触,使我受益良多。研读典籍涵味吟诵“低吟数十遍或百遍以上,就如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边读边体会文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7-0.html

记忆中的李少白——读《李少白医案撷菁》_【中医宝典】

...我们不难看到一位名老中医的行医之路。 上篇“方药心悟”,从多个方面谈起: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的斗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辉煌成果。富饶的祖国大地有取之不竭的药源,是用不尽的药库,要掌握和应用中药,首先必须认真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43.html

前言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书。“备”者,后备也,以补中医眼科教科书与专著所未及;“读”者,学习也,以供学习时参考之用。全书分四卷。卷一目论语摘:选摘古典医籍精辟论述,以语录形式归类,逐条加以注释、分析和发挥,帮助读者研读原著,从而对中医眼科的基础理论有一个较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5-0.html

我的经方之路_【中医宝典】

...我的经方之路 我自八四年进入安徽中医学院,一直酷爱中医,特别于经方由最初的课堂学习到临床实践,再由进修提高反复探求,共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现将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如下,就教于广大同仁。 初学困惑期 因受家父影响,我一直对经方有着浓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8.html

共找到877,7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