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7月20日起,我省将全面启动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工作。该计划明确规定,新生儿24小时之内必须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这是7月16日下午省卫生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宣布的。 目前,我省乙肝病毒携带者达500多万人,每年报告新发乙肝病人约1....
...本报讯 (记者李磊 金阿宁)长春中医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不断探索和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在总结以往成功举办的5届“学生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日前又启动了“长春中医学子学术研究支持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在于...
...今年2月份出版的国际权威刊物《科学》杂志,以《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为题,关注中国准备启动的“本草物质组计划”(简称计划)。据悉,计划已结束第一轮论证,今年5月进行第二轮论证。 项有关中药的研究为什么在论证阶段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如此重视呢...
...科技合作大会”。会上,将与有关国家联合发起并启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发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北京宣言》,成立“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理事会筹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中医药国际网络研究院”。 ...
...致癌基因“沉默”,激活了细胞内的抑癌基因“P53”,使抑癌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大为增强,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对5组40只老鼠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和用药前相比,裸鼠的乳腺肿瘤约缩小5到10倍。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这种特定生物小分子还能和...
...新华社2003年9月26日巴黎讯: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中国科学家周琪领衔的中法联合研究小组成功克隆大鼠的报告占据了头条地位。为何这一看起来不显眼的成果被国际同行如此看重?参与研究的中法科学家分别向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解释。 ...
...随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25日正式挂牌,我国科学家正在脑成像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平台。 通过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成像方法,人类第一次可以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科学有了研究大脑...
...本报北京讯 记者白毅报道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7月23日在线发表了...
...德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磷脂酰丝氨酸受体对于所有较高等级的动物和人类来说,是形成健康的器官和组织必不可少的蛋白质。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不伦瑞克市生物技术研究协会的研究人员发现,磷脂酰丝氨酸受体是构成每个细胞的基本分子。如果缺少这种蛋白质...
...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动植物的系统演化与协同进化、生物信息学等。 在基因组研究领域,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是继美、英、法、日、德后成为正式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项目的第六个国家,也是惟一加入该计划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