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医院针灸铜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藏 光绪二十八年太医院迁至新址——地安门外东大街。因原珍藏的明正统铜人被俄军掠去而重铸一铜人,铜人完成后置太医院新址铜神庙,1925年移交故宫,1936年移交南京博物院。1956年6月...
...他日当成吾志焉.未几.先子下世.夷拳拳服膺弗敢忘.迩年以来.东垣脾胃论、内外伤辨、用药珍珠囊三书.刊板已就.今复捐俸资.令医士钱垣缮写罗氏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补遗一卷.计四百八十一板.共一十五万五千余字.募工刊完.将以广布四方.庶几不负我先子...
...正人、伏人图人形高57 cm,侧人图人形高58 cm,脏腑人形高49.5 cm。原图藏北京图书馆,三折装订,虫蛀较甚。 作者:明·吴崑校;清·魏玉麟刊 质地:纸本摹绘 大小:91×30.5cm 收藏单位:北京图书馆藏 简介:正人、伏人图...
...正人形高56 cm,伏人、侧人形高58 cm,脏腑人形高49 cm。此套石刻明堂图共四方,并题记一方,计五方。刻于光绪丁未年。 作者:乐铎镜宇氏 年代:1907年 质地:石刻 大小:94.5×31.5×9.0cm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
...正人图记“民国四年十月下浣三槐堂王献廷绘图并书”;侧人图上记有“泉唐绳伯氏洪葆荣绘图于海上迎翠轩孟河费儒衡画”。 作者:三槐堂王献廷绘 年代:1915年 大小:63×27cm;正人、伏人人形高39厘米,侧人人形高41厘米,脏腑人形高33...
...人形高60厘米。该套图有“叶赞彤”、“简庭”两红印。题“丙子仲春”,从图字避讳情况看当是清同治丙子。 作者:清·叶赞彤 年代:1876年 质地:纸本设色 大小:10×30cm 收藏单位:贺普仁先生收藏 简介:人形高60厘米。该套图有“...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唐代贞观年间,孙思邈奉敕修“明堂图”。就是把人体脉穴绘成图像,以便医生学习。他与承务郎司马德逸、太医令谢季卿、太常丞甄立言共同承担校定经穴图的任务。在此期间,他向专长针灸脉理的医学家甄权请教。甄权说:人体经络...
...收在于圣惠方第九十九卷。今味其序语。非出于唐以后之人者。原本当自单行。王怀隐等编书。采入其全文者也。熊氏卫生堂所刊。 为七卷。改名铜人针灸经。敏求记并提要所着。则是也。彼未见圣惠方铜人图经等书。故其说特致傅会矣。〔明堂灸经〕一卷 存序曰。夫...
...不复补写。以上各条,皆随举一二,以见宋刻原本如是,非涉重刊,而有讹舛脱漏也;大抵方书之字,大有关系处,在药名、分两、法制诸端,其余异同可勿深论。此书刊成,求序于独学老人,有札示余云∶昨所言交感丹,愚疑用香附太偏重。因查敝处所藏方书,乃是香附...
...收在于圣惠方第九十九卷。今味其序语。非出于唐以后之人者。原本当自单行。王怀隐等编书。采入其全文者也。熊氏卫生堂所刊。 为七卷。改名铜人针灸经。敏求记并提要所着。则是也。彼未见圣惠方铜人图经等书。故其说特致傅会矣。〔明堂灸经〕一卷 存序曰。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