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不仅辨证,也要辨病:少阴属证,可谓辨证之分类与纲要,而哮喘才是病名。证属少阴,又有热化寒化之分,证同气异之别。深入分析,证中有证;合而言之,纲目分明。论其辨病,依然如此。所以,我们所理解的重复,并非同一病名,即可搬用同一方药的机械重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47.htm

小儿哮喘家庭护理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核桃、花生、大豆及绿叶蔬菜等。 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辨证属寒性哮喘者,不宜多食性偏凉的食物,如梨、菠菜、毛笋等,而应进食性温食物,如羊肉、姜、桂等;而热性哮喘,则正好相反。 不同体质的患儿要区别对待。如肺气虚明显的患儿,常表现面色苍白、疲乏...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73.html

中医常用内治八法及施护:汗法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中医常用的治法较多,除了辨证立法,选用内服的方药之外,还有针灸、刮痧、贴敷、熏洗、割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现论述按辨证论治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及施护。 汗法: 汗法,亦称解表法。即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表邪随汗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30.html

哮喘中医辨证_【中医宝典】

...(1)重寒证 其主要特征是喘咳,恶寒,无汗,肩凝,多嚏,或头痛鼻塞,痰白稀薄,舌白肢冷,脉浮而紧,口不渴而腻,或渴喜热饮。治宜温肺散寒,首方小青龙汤,继服加味定喘大枣10g),水煎服,服后须臾啜稀粥一碗,以助药力。 治疗中遵循哮喘发时治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8.html

哮喘缓解期怎样用中药调治_【中医宝典】

...哮喘反复发作,正气易虚,一但哮喘渐平,则应从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着手,以扶正固本,增强患儿抵御外邪的能力,消除体内易生痰湿的根本原因。 肺主一身之气,肺虚不能主气,表现为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每因气候变化而致哮喘发作,平素怕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962.html

哮喘的分类治疗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①寒性哮喘 【证候】 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音,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 【辨证】 本证多由外感风寒而诱发,外寒内饮是其基本病机。辨证要点,除喘咳气促、喉间哮鸣痰吼等哮喘发作的表现之外,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78.html

中医特色整体护理模式的体会_【中医宝典】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模式也出现了巨大变革。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一种工作模式,它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身心统一”的整体现,辨证施护的护理观相吻合,而如何将传统的中医护理与先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407.html

哮喘敷贴后怎样护理_【中医宝典】

...(1)哮喘敷贴在每年伏天进行,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为一个疗程。每年约三伏天开始用敷贴法,每伏敷1次,每次敷2小时,每天最好在11~13时进行。 (2)敷贴穴位为百劳、肺俞、膏肓 3对穴位。每次敷贴选2穴,每穴1只药饼,6只药饼分3次用。家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949.html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_呼吸哮喘_【中医宝典】

...气不布肺津,聚液生痰,痰浊内阻,气失宣降,闭塞气道,气上喘逆,而为哮喘哮喘缠绵,反复发作,耗伤肺气,累及于肾,致使正气溃散,精气内虚,肺肾出纳失常,肾气不固,肺气无根,气逆而喘息,而成顽疾。 (二)辨证治疗 (1)寒痰渍肺。证见喘息频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6650.html

张镜人_案九、过敏性哮喘(哮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外邪犯肺,痰热恋肺,肺气肃降无权。诊断:过敏性哮喘 (西医)。哮喘 (中医)。治法:泻肺化痰,降气平喘。方药:水炙麻黄6g 水炙苏子6g 葶苈子6g 甜杏仁9g 生甘草3g 赤芍、白芍(各)9g 旋覆花9g(包)海浮石15g 炙防风9g...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jingren/358-2-9.html

共找到28,9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