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论_《伤寒大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在表则发汗;病在里则清下;病在半表半里则宜和解;病有表复有里则宜和解和解之法,视某经有某邪,用某经发表药一二味以散邪。视某经有里热者,用某经退热之药一二味以清里,和解表里,内外分消而病愈矣。仲景以桂枝五苓散,和解太阳里多表少之症;越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dabai/682-7-16.html

和解凝膏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外科传薪集》阳和解凝膏(专治寒症.)附子 桂枝 官桂 大黄 归身 川乌 乌 地龙 僵蚕 赤芍 白芷 白蔹 白芨(各二两) 续断 防风 荆芥 五灵脂 木香(二团) 陈皮 鲜牛蒡草(三斤) 活白凤仙花梗(四两) 麻油(十斤) 先将牛蒡凤仙二...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yanghejieninggao.html

和解宣化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程门雪医案》和解宣化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程门雪医案》:和解宣化汤【处方】银柴胡(水炒)3g,远志3g,炙鳖甲9g,甜杏仁9g,象贝母9g,炒谷芽9g,炒麦芽9g,竹沥6g,半夏6g,紫菀6g,黄芩(酒炒)4.5g,知母...

http://zhongyaofangji.com/h/hejiexuanhuatang.html

中医常用内治八及施护:和_【中医宝典】

...和,亦称和解。是通过和解表里的方药,达到和解半表半里证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里有少阳证。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薄脉弦等。 代表方为小茯苓粥等,以健脾行气消食。忌食生冷瓜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5.html

和解养胃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辨证录》和解养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和解养胃汤【处方】玄参1两,甘菊花3钱,甘草1钱,麦冬3钱,天花粉3钱,苏子1钱。【功能主治】和胃解热。主伤风,邪入于阳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用法用量】水煎服...

http://zhongyaofangji.com/h/hejieyangweitang.html

和解导水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集成》和解导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集成》:和解导水汤【处方】焦术、茯苓、泽泻、陈皮、腹皮、桑皮、麦冬、紫苏、槟榔、砂仁、木瓜、木香。【功能主治】风湿两伤,通身水肿轻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http://zhongyaofangji.com/h/hejiedaoshuitang.html

和解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解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解丸【处方】荆芥穗4两,羌活4两,白芷4两,葛根4两,川芎3两,天花粉3两,玄参3两,赤芍药3两,柴胡3两,黄芩2两,连翘壳2两,薄荷2两,甘草2两。【制法】...

http://zhongyaofangji.com/h/hejiewan.html

和解论_《伤寒大白》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忌和解者,以和解之药发表清里,杂合互用者也。若表邪未散,误用和解,内有一半寒药,恐表汗不出。若热邪在里,误用和解,内有一半辛散之药,里热不宜。即遇一半表一半里之症,仲景未尝概以和解施治。故曰表症急者,先发其表,后攻其里。与夫里症悉具,若有...

http://qihuangzhishu.com/682/22.htm

和解论_《伤寒大白》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病在表则发汗;病在里则清下;病在半表半里则宜和解;病有表复有里则宜和解和解之法,视某经有某邪,用某经发表药一二味以散邪。视某经有里热者,用某经退热之药一二味以清里,和解表里,内外分消而病愈矣。仲景以桂枝五苓散,和解太阳里多表少之症;越婢...

http://qihuangzhishu.com/682/21.htm

和解凝膏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外科传薪集》阳和解凝膏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处方】鲜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

http://zhongyaofangji.com/y/yanghejieninggao.html

共找到87,4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