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善本。吾姻友萧北承孝廉,精于医,始聚群籍校正其书,殚精二十年,以成此本。余受而读之,盖合《灵枢》、《素问》纂为一书,编次卷目,皆有不同,反复以观,然后知《内经》十八卷之自有真,后人援他书以窜乱《素问》者固非,而据一二浅短之文,《灵枢》之出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素问》词义举_【中医宝典】

...正好有“津液渴燥”之语,也是指“津液枯涸燥竭”之义。可见,古时释为“尽”的“渴”字,今作“竭”。以后“渴”又转为“口渴”。今人不知,用今义释古义,而误解《内经》原义。 跃 《素问·脉解篇》:“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4.html

素问》校诂派学术渊源_【中医宝典】

...46则,从其校注所引《素问》原文篇目看,胡氏对《素问》已有全面系统的研究,校注时常言“辨本条”,说明其校注已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却因病早逝,对《内经》的校注研究来说,实是巨大损失。皖派代表人物刘寿曾在《素问校义》序中感慨而言:“医家之有《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5.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本义。隋杨上善整理《内经》,迳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是颇有见地的。《灵枢》最早称《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张仲景《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1-0.html

5种中药致肾衰竭台湾卫生部门紧急“封杀”_【中医宝典】

...中新网11月4日电 台湾卫生主管部门3日紧急决定,即日起全面禁用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其制剂,市面药材将全面回收。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卫生主管部门决定全面禁用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马兜铃及天仙藤等5种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其制剂,并且公告立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783.html

素问简介_【黄帝内经】

...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 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主要阐述解剖学、生理学及治疗方法等。《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与《灵枢》八十一篇合称《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论第七十二与本病论第七十三在新...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9.html

素问的历史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和《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1.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remove]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门下瓦。——《儒林外史》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头(除去头上首饰);不开(摆脱不了) 摘录 [take passages] 寻章摘句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

http://hanwen360.com/x/6458.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卷81篇,共80余万言。 《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3.html

《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全文 二、《黄帝内经-灵枢》全文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共找到186,4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