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是。二十五种陈藏器余(音挈)车香味辛,温。主鬼气,去臭及虫鱼蛀 。生彭城。高数尺,白花。《尔雅》曰∶车,KT (音乞)舆。郭注云∶香草也。《广志》云∶黄叶白花也。海药按《广志》云∶生海南山谷。陈氏云∶生徐州。微寒,无毒。主霍乱,辟恶气,...
...编号74〔怔忡症〕----154页2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四怔忡惊恐(附 卑惵)〕 名词解释 由心包血虚. 相火下迫. 震动君 主神明. 或思虑劳神.或郁怒动火. 致头晕汗 出. 不寐便浊等因. 宜养心血调心气.降火安 神为主. ...
...所译者误也。今勘文句首末全同。卷虽多少有殊不可分为二部。但存十五卷本。十二成者除之。 新括出合入大部经五十二部一百四十一卷。 金光明经四卷(一十八品)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金光明经七卷(二十二品或六卷)陈三藏真谛全译(四品合成七卷) 金光明经...
...鬼督邮味辛、苦,平,无毒。主鬼疰、卒忤中恶,心腹邪气,百精毒,温疟疫疾,强腰脚,益膂力。一名独摇草。唐本注云∶苗唯一茎,叶生茎端若伞(音伞),根如牛膝而细黑。所在有之。有必丛生,今人以徐长卿代之,非也。(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
...按别本注云∶今人作布及索、KT 麻也。实似大麻子,热结痈肿无头,吞之则为头易穴。九月、十月采实,阴干。(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图经曰∶ 实,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北有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花黄,实带壳...
...辨证》二卷,《后语》六卷。(宋朱子。明成化吴氏刻本,明闵刻本无《辨证》、《后语》。) 《离骚集传》一卷。(宋钱杲之。知不足斋本,《龙威秘书》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宋吴仁杰。知不足斋本,《龙威》本。) 《离骚草木疏辨证》四卷。(祝德麟...
...千圣结集。今之撰录分为二例。初明五部正调伏藏。次明诸论奈耶眷属。庶根条不杂本末区分。幸诸达人重垂刊正。 摩诃僧只律四十卷(或云三十卷四帙)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单本) 右一经。是根本调伏藏。即大众部毗奈耶也。佛圆寂后尊者迦叶集千...
...上十五经十七卷同帙。 生经五卷(或四卷)一百九纸。 义足经二卷四十纸。 上二经七卷同帙。 小乘经单译。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一十七帙。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七帙)一千二百五纸。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或名皆集经六帙八百七十七纸) 本事经七卷...
...(乌兮切)味甘,平,无毒。古来相传云∶松脂千年为茯苓,又千年为琥珀,又千年为 。然二物烧之,皆有松气,为用与琥珀同。补心安神,破血尤善。状似玄玉而轻。出西戎来,而有茯苓处见无此物。今西州南三百里碛中得者,大则方尺,黑润而轻,烧之腥臭。高昌...
...昙无谶出按谶所出无此经故入疑录) 灌顶度星招魂断绝复连经一卷(法经录云此经更有一小本尽是人作) 无为道经二卷(长房等录云无谶译复云世注为疑隋法经录及仁寿录并云大乘妙经) 右一经余亲见其本。似是汉魏之代此方撰集。非梵本翻。周录之中编之入正。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