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气极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龙脑薄荷。吴中所用,乃石香也,叶至细,色黄味辛,甚香烈,性温。若误作解脾药服,大茵陈是也。大体世方用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气,化痰利膈,治劳倦最要详本草正经,惟疗黄胆、利小便,与世方都不应。今取汴京...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1992.html

茵陈蒿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医作食黄治之,治不对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服五日,病减分之一,十日减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陈、山栀子各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每用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然此药以茵陈蒿为本,故书之。...

http://qihuangzhishu.com/471/426.htm

茵陈蒿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伤寒论》茵陈蒿汤 《删补名医方论》茵陈蒿汤 《汤头歌诀》茵陈蒿汤 《医方考》茵陈蒿汤 《医方论》茵陈蒿汤 《伤寒括要》茵陈蒿汤 《伤寒论》茵陈蒿汤 《伤寒明理论》茵陈蒿汤 《伤寒寻源》茵陈蒿汤 《伤寒杂病论》茵陈蒿汤 《医宗金鉴》...

http://zhongyaofangji.com/y/yinchenhaotang.html

阳明病茵陈蒿汤证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茵陈蒿汤者,以茵陈蒿汤善除湿热也。【茵陈蒿汤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上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茵陈,性寒味苦,具有生发之气,...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18.htm

华佗麻沸散说起_【中医宝典】

...《三国演义》第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写到曹操患了头风病,头脑痛不可忍,急传圣旨遍寻良医治疗,然而终不见效,众官皆忧。华歆向曹操推荐了华佗,说“华佗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若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47.html

茵陈蒿(图)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yinchenhao.html

华佗华佗针灸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华佗行医主要是通过潜心钻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取。 华佗,字元化,东汉未年出生于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憙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华佗行医主要是通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2.html

华佗没有过失吗 曹操杀华佗另有隐情_【中医宝典】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华佗之死责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9.html

茵陈蒿_《本草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茵陈蒿(图),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山茵陈。江宁府又有一种茵陈,叶大根粗,...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tujing/940-10-19.html

华佗皮肤科神方_《华佗神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四○○一·华佗面膏神方杜蘅 杜若 防风 本 细辛 白附子 木兰皮 当归 白术 独活 白茯苓 葳蕤 白藿香 丁香 零陵香 甘松香 青木香各二两麝香半两 白鹅脂半升 白羊脂 牛髓各一升 羊 具上三十二味,先以水浸膏髓等五日。日满别再易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tuoshenfang/665-20-1.html

共找到236,2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