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学派和派辨_【中医宝典】

...的限定,不应仅包括地域范围,还应包括人群及时间的限定,如御医、明医等,也属于派的范畴。 派所表现出的近似的临用药特点,往往是散在的、经验性的,还未发展为一定的学术主张。故可以认为,“派”重点是对范围的限定,“”的特点不明显,即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632.html

中医内科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疡、食、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二)中医内科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2.html

希白传授吴炳,良夫承业继树人_【中医宝典】

...,名过乃父,验俱丰,除纂、注《治心得》外,尚有《延陵医案》遗世。 陈良夫,名士楷,号静庵,生于同治八年(公元1868年),卒于民国十年(公元1920年),享年52岁。世居魏塘(今嘉善县),幼习举子业,清代光绪十三年中秀才,即弃儒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5.html

徐序_《治汇补》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阐幽击蒙.端赖于撰述矣.苟无传书.虽善息脉如俞跗.善处方如桐君.亦惟自神其伎耳.将何以广其传.以共济群生哉.上海李惺 先生.才敏识精.以其余.傍究医术.息脉处方.有验精良.博采轩岐以来诸书.条贯辨晰.标奇举要.集为一编.命之曰治汇补.予读...

http://qihuangzhishu.com/636/2.htm

希白传授吴炳,良夫承业继树人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名过乃父,验俱丰,除纂、注《治心得》外,尚有《延陵医案》遗世。 陈良夫,名士楷,号静庵,生于同治八年(公元1868年),卒于民国十年(公元1920年),享年52岁。世居魏塘(今嘉善县),幼习举子业,清代光绪十三年中秀才,即弃儒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4.html

自记_《外科治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昌性好,少时诵读之暇,访求名医着述,见外与小儿痘两门,生死反掌,非比内证,尚可延迟待治。闻东台周舒轩先生精医术,昌往从焉,十余年深究精思,稍知梗概。继得郑西宾《痘必读》,虽集腋成裘,而分门析类,了如指掌。又得前明耿仁斋《麻科明镜...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zhengzhiquanshu/685-5-0.html

法心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清·程芝田撰。刊于1885年。全书共有论十二篇,包括五行、伤寒、温疫、痢疾、痘科及损伤等病证辨治要旨,以作者验俱丰,而又有革新思想,故论述多有新意,又强调“宜通变”,随处方,但又认为诸家之方多为化裁而来,总不出古方范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02.htm

法心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清·程芝田撰。刊于1885年。全书共有论十二篇,包括五行、伤寒、温疫、痢疾、痘科及损伤等病证辨治要旨,以作者验俱丰,而又有革新思想,故论述多有新意,又强调“宜通变”,随处方,但又认为诸家之方多为化裁而来,总不出古方范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28.htm

内容提要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邵敬甫,专务中医,后又从姜子全、丁福保学习西医,1938年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建国后曾参与组织北京市中医学会。行医中西法并用,重视中医理论,不拘旧说,每多新见。着有《止园话》、《止园话续集》,备录五十馀年临医案及治疗心得。于绘画亦有造诣,...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htm

健忘_《法圆通》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存此火烧火,尚可施治。此火一灭,精气绝而其人死矣,岂但健忘一,即一部《法圆通》之死,皆此火之衰绝耳。凡因何而不敢放胆用姜、附以活人耶!全龙点睛正在此处,学者着眼至摄心有密,乃培养此火种之法。钦安之、之心、之,亦于是乎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12/35.htm

共找到126,2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