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疼痛刺内关_【中医宝典】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证。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胃脘痛,俗称“心口痛”。 胃脘痛,主穴多取内关、中脘、足三里。胃痛突然发作,兼有怕冷、热熨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68.html

呕吐内关三里寻_【中医宝典】

...穴可取内关足三里,并以中脘、胃俞、曲泽等穴。毫针刺,先止呕,再扶其正。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其中,曲泽以三棱针刺血;胃俞先泻后补,以补法为主;余穴用泻法。 兼有呕吐清水,遇寒凉刺激则加重者加上脘、胃俞;兼有呕吐物酸臭大便燥结者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14.html

呃逆的推拿疗法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腰膝酸软无力。 按摩治疗呃逆能和胃、降气、平呃,并能温中祛寒、泄热通腑、降气化痰、温补脾肾以呃逆之本。 【按摩疗法】 1.胃寒 (1)取仰卧位,家人用双手掌相叠,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370.html

奇经八脉 二、任脉(共24穴)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噎嗝,吞酸,黄疸,泄利。[配伍] 内关心绞痛;章门、合谷、中脘、内关足三里呃逆足三里、膻中、内关、三阴交、心平穴、心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内关、人中癫狂痫证;神门失眠健忘。[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附注] 心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5-14.html

巧得一穴平呃逆_【中医宝典】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烦,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它既可单独发生,又常继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针刺治疗往往只需取单穴即可获效。 针刺内关 让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内关穴(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肌腱之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20.html

中脘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配上脘、梁门(电针20分钟)胆道蛔虫症;阳池、胞门、子户(针灸并用),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胃下垂。[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附注] 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

http://qihuangzhishu.com/93/374.htm

脑血管病人呃逆怎么办_【中医宝典】

...鼻及口部,使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入,直到病人发生呼吸急促,再持续1分钟;或直接给予二氧化碳吸入。 (6)针刺疗法:取巨阙、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采用弱刺激诱导,或中强刺激等手法。 查询更多 脑血管 信息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531.html

呃逆的针灸治疗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实用小技巧(1)胃中寒冷(2)胃火上逆(3)肝气横逆(4)脾肾膈俞、膻中、内关足三里、中脘。针刺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脾肾阳虚型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间歇行针2-3次,每日一次。1.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间内能止。2.取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13.html

呃逆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腕屈肌肌腱之间(见图2-4-5)。 (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用艾条温和灸各10分钟后拔罐(除水突外)留罐15分钟,每日1次,呃止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 膈俞、脾俞、胃俞、内关、中脘、足三里。 (2)定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22.html

针灸治疗呃逆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治疗 主要治则为和胃降逆止呃,食积及气滞者针以泻法;胃寒者针灸并用以祛胃寒。 处方: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 食积加巨阙;气滞加膻中、太冲;胃寒者加上脘。 亦可用拔火罐治疗,常用穴位有:膈俞、膈关、肝俞、中脘和乳根。...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509.html

共找到172,4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