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序言-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注解】 〔1〕 外国人所作中国文学史 最早有英国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一九○一年伦敦出版、德国葛鲁贝中国文学史一九○二年莱比锡出版等。中国人所作者,有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一九○四年出版、谢无量...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68.html

翻然悔悟的解释_翻然悔悟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可嘉,而其功诚不可泯。 ◎鲁迅中国小说史·元明传来讲史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犯重大错误的人...

http://hanwen360.com/cy/65003.html

宋之话本-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立庐陵王为储君,若立武三思,终当不得!” 然据现存宋人通俗小说观,则与唐末主劝惩者稍殊,而实出于杂剧中“说话”。说话者,谓口说古今惊听之事,盖唐时亦已有,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篇有云,“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80.html

唐之传奇文-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唐之传奇文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粗陈梗概者较,演进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76.html

宋人“说话”及其影响-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此在政府的目的,不过利用这事业,收养名人,以图减其对于政治反动而已,固未尝有意于文艺;但在无意中,却替我们留下了古小说的林薮来。至于创作一方面,则宋之士大夫实在并没有什么贡献。但其时社会上却另有一种平民底小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2.html

宋元之拟话本-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宋元之拟话本 说话既盛行,则当时若干著作,自亦蒙话本影响。北宋时,刘斧秀才杂辑古今稗说为青琐高议青琐摭遗〔1〕,文辞虽拙俗,然尚非话本,而文题之下,已各系以七言,如 流红记红叶题诗娶韩氏 赵飞燕外传别传叙飞燕本末...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81.html

六朝鬼神志怪书-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丹仰而叹,乌即头白,俯而嗟,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为机发桥,欲陷丹,丹驱驰过而桥不发。遁到关,关门不开,丹为鸡鸣,于是众鸡悉鸣,遂归。卷八史补 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道人命,属九天君耳。”...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73.html

明之神魔小说-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4〕撰长春真人西游记序文冠其首,而不根之谈乃愈不可拔也。 然至清乾隆末,钱大昕跋长春真人西游记〔6〕潜研堂文集二十九已云小说西游演义是明人作;纪昀〔6〕如是我闻更因“其中祭赛国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85.html

明小说两大主潮-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后来有后西游记续西游记等,都脱不了前书窠臼。至董说的西游补,则成了讽刺小说,与这类没有大关系了。 封神传 封神传在社会上也很盛行,至为何人所作,我们...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3.html

明之神魔小说-出自中国小说史_【鲁迅全集】

...成此传。其封神事则隐据六韬旧唐书礼仪志阴谋〔2〕太平御览史记封禅书唐书礼仪志各书,铺张俶诡,非尽无本也。”然名宿名未言。 日本藏明刻本,乃题许仲琳〔3〕编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书目录,...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86.html

共找到900,2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