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四月二十三日 施 二十岁 形寒而六脉弦细,时而身热,先天不足,与诸虚不足之小建中法。 白芍6钱 炙甘草3钱 生姜4钱 桂枝4钱 胶饴1两 大枣4枚 煮三杯,分三次服。 八月初二 前方服六十剂 诸皆见效,阳虽转而虚未复,于前方内减姜 ...
...没有对虚实变化的仔细辨别,就不可能对邪正消长做出准确的判断。舍弃虚实辨证,只讲攻邪不谈扶正,或者强调“虚人可攻邪”,不符合中医学的基本原则。“补虚为复正”没错,问题是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没有病何须用补?所以“补虚为复正”也是治病,...
...而拒按之象,后经详细了解,始知病发之头两天内,曾吃生梨子七只,现在心窝部自觉有铜钿大一块其冷如冰,因测知其秋燥之邪为寒凉所遏伏,故方中除用平胃等以破寒湿外,更加入少量麝香以消瓜果之积而收到满意之疗效。 ...
...柴胡、黄芩清利少阳;栀子、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生石膏,膏清热泻火;梗、玄参清热利咽;僵蚕解毒通络;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夏枯草软坚散。再加芳香化湿,消食化积治之,则腻苔得化后诸症皆愈。 [选自罗和古,曾令真,朱秋俊,等.儿科医案....
...胃脘胀痛;食积于内,拒于受纳,故厌食;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暧腐吞酸或呕吐食物;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浊下行,积于肠道,可致矢气便溏,泻下臭秽酸腐;胃中浊气上腾,则舌苔厚腻;食滞于内,气实血涌,故脉滑。 相似证候的辨别:主要与...
...说有失偏颇,曹文所谓“非时失位即为邪”,仅是作为致病因素——邪气来源之一,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的治病因素——邪气的分类认识已逐步深化。比如明代大家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及其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论》,就不同意王叔和所谓“非时之气”可以...
...□ 李琼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 前几日,偶在书店翻阅,想找几本书读读充电,却发现一本与我儿时就崇拜的名老中医李少白有关的书——《李少白医案撷菁》。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见过李少白老先生,因为我的母亲和李老先生都在芜湖市中医院工作。那时只...
...丁氏 五十八岁 滞下白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责之积重,脉迟而弦,甚痛,盖冷积也,非温下不可。熟附子(五钱) 广木香(三钱) 小枳实(三钱) 生大黄片(五钱) 广陈皮(五钱) 南楂肉(三钱) 浓朴(五钱) 炒白芍(三钱) 良姜炭(二钱) ...
...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indigestion]。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
...僵蚕6g。连授3剂,诸症悉痊,皮疹消退,咽喉红肿已消。继予原方加减3荆,善后调理。 【按语】 本案诊断为猩红热前驱期,辨证为邪侵肺卫证,治以辛凉清解。猩红热时邪自口鼻而人,正如《丁甘仁医案·医案医话》所说:“口鼻吸受天地不正之气,与肺胃蕴伏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