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泻药,一般服用后会很快通便,因而成为很多人治疗便秘的首选药物。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损伤肠道的末梢神经,干扰肠道正常活动规律,破坏人体自主排便功能,并慢慢形成药物依赖。外用的泻药有甘油、开塞露,又称大便软化剂。其主要作用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
...继发于神经性疾病的便秘,如:(a)多发性硬化(b)大脑皮层受损(c)脊髓损伤(d)外周失神经(e)帕金森氏病· 继发于心理因素的便秘,如:(a)抑郁症(b)精神病(c)神经性厌食(d)性生活过度· 继发于药物治疗的便秘,如:(a)抗胆碱能药...
...软化性泻药: 这类药基本上不吸收,是表面活化剂,能使粪水中和脂肪易于混合而软化,可增加肠内水分泌,特别适用于排便时不宜用力的短程治疗。如二锌基硫酸琥珀酸钠,每天50-250毫克口服。 ...
...伊托必利(Itopride)是第三代促胃肠动力药,具有选择性高、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少、不经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研究显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慢性胃炎患者因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伊托必利是...
...250毫克时则可引起明显的胃肠收缩。因此,在常规偏小剂量应用红霉素时,可以取得较好促胃肠动力作用,相对副作用亦较少,属于安全性用药。 近年,国内外临床应用红霉素的胃肠动力作用,已对如下疾病进行了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用红霉素200毫克或餐后...
...原则上不提倡直接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法。” 他指出,一般首先建议病人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做出调整,以此缓解便秘的症状;如果效果不明显,会给病人服用一些性质较为温和的肠动力药物;如果病人情况依然严重,才会考虑服用中药、强力西药一类的药物;而只有在...
...章 儿科胃肠道疾病 6.1 胃食管反流 6.2 呼吸系统疾病 6.3 食管动力紊乱 1 贲门失弛缓 2 胶原血管性疾病 3 神经肌肉病变 6.4 假性梗阻 6.5 便秘 6.6 Hirschsprung病 6.7 巨结肠/巨直肠 6.8 ...
...何谓银屑病的光化学疗法:目前应用天然补骨质素结合照射日光治疗某些皮肤病已有数十年历时,实际上是光化学疗法的开始。直至1974年报道以PUVA(口服光敏药物8-甲氧补骨质素及照射长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时正式称PUVA是光化学疗法。PUVA...
...的筛查和治疗。PPI除可对GERD提供最佳初始愈合性治疗外,也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达到最高症状缓解率。 ■促动力药 GERD是一种以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食管廓清能力下降及胃排空延迟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过去曾应用中枢性多巴胺拮抗剂...
....药物治疗 包括解痉药、胃肠促动力药、消除胃肠胀气药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制剂。恰当的几种药物合用效果更佳。 (1)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能药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结肠反射和减少肠内产气,对减轻餐后腹痛、便意窘迫有益。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