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比较了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但尚无研究比较存在或没有肺栓塞(PE)时使用两种肝素的疗效。为此,法国Bellevue大学医院的Mismetti等检索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从中提取资料...
...一种检验方法从建立到临床应用涉及许多因素,关键是临床需要和质量可靠,结果可信、实用二个方面。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分子水平诊断、治疗、预后疾病已为人们所认识。分子生物学技术一般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质控较差,但它在基因分子水平...
...,用前30分钟应用地塞米松5mg静滴,以防发生过敏反应。 (3)抗凝疗法:病程已超过5天,溶栓和手术取栓难于取得疗效者,或作为溶栓和手术取栓后的辅助治疗。此法不能溶解血栓,但可以预防血栓的滋长、蔓延和复发。常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一种检验方法从建立到临床应用涉及许多因素,关键是临床需要和质量可靠,结果可信、实用二个方面。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分子水平诊断、治疗、预后疾病已为人们所认识。分子生物学技术一般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质控较差,但它在基因分子水平...
...小儿肝素-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综合症 肝素-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综合征(heparin-thrombocytopenia- thrombo- genesis syndrome),近年来肝素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普及,其适应证也在增加,然而在应用...
...的患者,术后也应继续应用。目前急性ST段抬高性冠脉综合征术后一般维持48小时,而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术后多采用低分子肝素,一般7~10天。 对于PCI前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NSTEACS患者,应根据术前最后一次使用低分子肝素的...
...根据临床上应用肝素治疗后所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过程,可以分为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和持久性血小板减少。 1.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大多数发生在肝素治疗开始后,血小板立即减少,但是,一般不低于50×109/L。可能与肝素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作用有关...
...血小板凝集药。抗凝疗法因其药量不易掌握,又可导致出血,故应用时要慎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标准肝素因其半衰期短,较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且治疗期间需对凝血系统进行监测,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0世纪80年代开展对肝素钙(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研究...
...监护肝素用量,使凝血时间控制在20~30min,如小于20min,可酌情加量;大于30min,应及时减量或停用。同时严密观察临床病情进展和有无出血加重的倾向。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选用较上述更小的剂量而奏效。急性DIC一般需持续治疗3~5天,当...
...(一)治疗 对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目不低于50×109/L,而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应用肝素治疗,一般血小板数目可以自行恢复。当血小板数目小于50×109/L或者有血栓形成的表现时,才停用肝素治疗。停用肝素几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