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色伤寒的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必须根据病史及夹色伤寒虚实两证的临床表现,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外,对实证的诊断,尚可用白矾末置于患者舌中,如觉味甜者为夹色伤寒,如觉味涩者则非是。或用生木芋头,切开擦患者前后心处,不见皮肉痒者是此症也,见...
...临床症状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一)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
...加快,尿量减少。血清免疫学试验呈阳性。 4.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有发热、全身不适、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或正常,不易与伤寒相区别。但此病患者每于病程第5~7天出现黄疸,体温亦随之回复正常,肝大压痛,肝功能明显异常,可通过...
...死亡。所以,本病是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 从临床表现看,鼠伤寒可以是以胃肠道表现为主的胃肠型,或是以全身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并存的全身型或败血症型,在多数情况下胃肠型只是全身型的局部表现。一般发热为常见表现,多为持续高热,可达数周。...
...心律失常,有时可见病理性Q波。伤寒性心肌炎多发生在伤寒病程第2~3周,同时多伴有严重的毒血症。伤寒性心肌炎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一般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 4.冠心病 本病与心肌炎一样可累及心肌,造成心脏扩大,均可有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
...因地制宜。 1.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5~7天,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慢性带菌者的...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脉缓、特征性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伤寒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的病变...
...表性淡漠,反应迟钝,少气懒言,称为“无欲貌”。 伤寒:热持续5 天以上,体温持续上升或呈稽留热或呈弛. 张热,有伤寒面容、头痛、相对缓脉、伤寒舌、肝脾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行性脑膜炎或流脑,本病是儿童、青年容易罹患的疾病。少数重症病例...
...一、伤寒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病原学伤寒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中的D族。革兰氏染色...
...伤寒的并发症复杂多样,发生率不一。同一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多种并发症。 1.肠出血 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