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曰.巢元方病源.以伤寒、时气、温病、热病.分为四种.伤寒冬也.时气疫也.温病春也.热病夏也.虽各具数十候.究其证治.皆不相远.问曰.古书言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亦时行乎.雍曰.此则上古谓之岁露也.时行者.失时之和而中病者也.何以谓之岁露.灵枢...
...如不饮酒者,只用姜汁灌之,根据法调治。此证腊月甚有之,余月几希矣。· 伤寒若兼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可与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其汤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
...(湿当作温)然湿所为者.狐惑正病也.又曰.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狐惑者.此自伤寒气而变也.又曰. 病与狐惑百合湿温之病鬼魅皆相似.宜精察节气.其新故二气相搏.成此病也.活人书曰.狐惑伤寒.与湿 .皆虫证.初得状如伤寒.或因伤寒成此疾.雍曰....
...伤寒若吐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剧者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若微者,发热谵语,大承气汤。若一服而利即止,复看脉弦者生,涩者死。仲景云∶循衣摸床者不可治。【下】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可选...
...伤寒病服药,中病即已,不必尽剂。《千金方》云∶伤寒新瘥后食猪肉羊血鱼脍肥腻等味,必大下利。若食饼饵煎爆瓜果等物,胃气尚虚,不能克化,必更作热,皆难治也。又云∶新病瘥后,但得少食糜粥,常令稍饥,不可过饱,不可恣欲妄食,虽思勿与也。又忌大肉...
...乍静乍喘者死。伤寒咳逆上气脉散者凶。阳反独留,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心先绝也。汗后发润喘不休者,肺先绝。唇吻反青,四肢 汗出,肝气先绝也。环口黎黑,虚汗发黄,脾气绝。三部紧盛,大汗出不解者死。阴阳尺寸俱虚,热不止者死。身热喘粗,见阳脉而躁者死...
...伤寒瘥后十数日,或半月二十日,终不惺惺,常昏沉如失精神,言语错谬,似鬼祟,似风非风,或无寒热,或潮热有寒热如疟,皆缘发汗未尽,余毒在心包络所致,知母麻黄汤。出汗不均,为汗不流、是汗出盖覆不周,则汗出不均,致腰背手足搐搦,或冷或热,牛蒡根散...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徐序 刘序 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自序 卷一 伤寒名例十问 叙论五问 治法大要九问 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卷三 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卷四 六经统论二十二问 ...
...第二十证 阳证似阴歌 卷二 第二十一证 阴盛隔阳歌 第二十二证 阴阳易歌 第二十三证 伤寒歌 第二十四证 中风歌 第二十五证 伤寒见风脉中风见寒脉歌 第二十六证 热病中歌 第二十七证 五种温歌 第二十八证 三种湿歌 第二十九证 两种歌 第...
...前〕篇 少阴〔后〕篇 伤寒恒论卷十 厥阴上篇 厥阴中篇 厥阴下篇 过经不解 差后劳复 差后食复 阴阳易病 外附 太阳少阴总论 麻脚瘟说 辨认内外发热证至要约言 问答 附录 编后记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