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温、伏暑_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不可误认柴胡证,香附旋复花汤主之;久不解者,间用控涎丹。按伏暑、湿温,积留支饮,悬于胁下,而成胁痛之证甚多,即金匮水在肝而用十枣之证。彼因里水久积,非峻败不可;此因时令之邪,与里水新搏,其根不固,不必用十枣之太...

http://qihuangzhishu.com/681/19.htm

加减生脉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生脉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加减生脉散【处方】沙参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3克 丹皮6克 细生地9克【功能主治】养阴生津,凉血清热。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口渴,汗多,舌赤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jianshengmaisan.html

伏暑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统伏暑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统伏暑汤【处方】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去心)、麦门冬(去心)各等分。【功能主治】心经伏署,小便赤浊。【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煎服。【摘录】医统卷七十二引...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shutang.html

香附旋复花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处方】生香附9克 旋复花(绢包)9克 苏子霜9克 广皮6克 半夏15克 茯苓块9克 薏仁15克【功能主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

http://zhongyaofangji.com/x/xiangfuxuanfuhuatang.html

温病条辨非剽窃叶氏余绪_【中医宝典】

...□ 周益新 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 清代医家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乾隆嘉庆年间,曾在江苏、浙江及北京等地行医,一生经历了多次温病流行。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根据内经温病条辨是剽窃叶氏余绪、误圣误世。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74.html

杏仁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茯苓块9克 白蔻皮2.4克 梨皮6克【功能主治】治肺疟,咳嗽频仍,寒从背起,舌白渴饮,伏暑所致。【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http://zhongyaofangji.com/x/xingrentang.html

温病条辨白话译本商榷_【中医宝典】

...中医古籍,文词简奥,义理艰深,学用每感不便。八十年代末,崔月犁先生倡议组织白话中医古籍丛书并付诸实施,温病条辨原著而作,基本目的已经达到。前述实系向隅之见,当然不可以偏概全。但同时也潜怀杞人之忧,正如钱锺书先生七缀集·林纾的翻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84.html

燥气论_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三焦篇所序之燥气,皆言化热伤津之证,治以辛甘微凉(金必克木,木受克,则子为母复仇,火来胜复矣)未及寒化。盖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素问谓“阳明所至为清劲”是也。素问又谓“燥急而泽”(土为金母,水为金子也)本论多类及于寒湿伏暑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681-8-11.html

温病条辨症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清·钱文骥辑于1903年。钱氏按温病条辨原本次序,将温病诸证证治方药编成韵语歌括,便于读者学习。1954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08.htm

温病条辨症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清·钱文骥辑于1903年。钱氏按温病条辨原本次序,将温病诸证证治方药编成韵语歌括,便于读者学习。1954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74.htm

共找到466,3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