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人年得法_《千金翼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十八、五十八、六十四、八十、九十六神在胁不可见血,见者死。勇发股,起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其十日可刺,发青脓赤黑者死。白者尚可治。年十一、十五、二十、三十一、四十三、四十六、五十九、六十三、七十五、九十一神在尻尾,不可见血,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anjinyifang/120-26-6.html

候人年得法_《千金翼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四十八、五十八、六十四、八十、九十六神在胁不可见血,见者死。勇发股,起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其十日可刺,发青脓赤黑者死。白者尚可治。年十一、十五、二十、三十一、四十三、四十六、五十九、六十三、七十五、九十一神在尻尾,不可见血,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20/1146.htm

伏兔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禁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状,因以此名。《此事难知》:『定痈疽死地分有九,伏兔居一。』刘宗厚曰:『脉络所会也。』主膝冷不得温,风劳痹逆,狂邪,手挛缩,身瘾疹,腹胀少气,头重脚气,妇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255.htm

伏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部位名。指大腿前方肌肉。相当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髀关,抵伏兔”。②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48.htm

伏兔穴_下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伏兔,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07.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韻會》七餘切,𠀤音苴。《說文》久癰也。《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者,五藏不調之所致,陽滯於隂則生癰,隂滯於陽則生。《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注》癉,惡創。《疏》癰也。《史記·孫吳傳》卒有病者...

http://hanwen360.com/k/75BD.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且声。本义:毒疮) 同本义。在皮肉深处的叫 [subcuaneous ulcer;deep-rooted ulcer]。如:疣(毒疮和赘疣);食(疮毒侵蚀肌肉。比喻祸患蔓延);肠(犹...

http://hanwen360.com/x/75BD.html

《马培之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马培之医案 作者:马培之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93年 疔毒 血痣 骨槽风 舌菌 牙菌 牙岩 舌岩 舌疳 锁喉毒 盘槽痈 对口 瘰 失荣 乳岩 井 蔽骨 附骨 串臂漏 肛漏 肝痈 附论 肺痈 漫心痈 马刀 肾俞发...

http://qihuangzhishu.com/255/index.htm

《马培之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书名:马培之医案 作者:马培之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93年 疔毒 血痣 骨槽风 舌菌 牙菌 牙岩 舌岩 舌疳 锁喉毒 盘槽痈 对口 瘰 失荣 乳岩 井 蔽骨 附骨 串臂漏 肛漏 肝痈 附论 肺痈 漫心痈 马刀 肾俞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mapeizhiyian5559/index.html

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神皆在胁,不可见血,见血者死。勇发股,起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其十日可刺。勇发,清脓赤黑,死;白者,尚可治。人年十一、十五、二十、三十一、三十二、四十六、五十九、六十三、七十五、九十一,神皆在尻尾,不可见血,见血者死。标叔发背...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098.htm

共找到9,3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