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黄连阿胶汤合外台茯苓饮方证。处方:黄连6克,阿胶珠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黄芩6克,炮姜6克,三七粉(分冲)2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7日二诊:纳食、...
...通常是泛指气的功能活动。有时则指脏腑之气运行的通路,如临床上因痰热壅肺,可以导致肺的气机不畅而产生喘逆的症状。 ...
...气滞:亦称气郁,是指气的运行不畅而停滞或郁结不散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病理表现因其气滞部位、脏腑的不同而异。气滞的证候表现甚多,但因其主要病机为气机郁滞不通,故多以气滞部位的闷、满、胀、痛为主。 气逆:是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而导致脏腑...
...半表半里理论,而理论的形成来自于方证的反复应用,而《伤寒论》第96条、第97条正是讲病不在表,不在里,而是在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病;但对于半表半里阴证的认知者,至今仍甚少。 我们的先辈们从临床应用方证上进行了长期探讨:小柴胡汤方证属半表半里,...
...克(先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大枣2枚。在这个方子中,路老显然是抓住了病机的关键,就是气机升降不利而至胸闷气短。而导致气机不利的原因很多,在这个病人身上,主要是肝和脾胃。因肝失疏泄,气机运行紊乱,气滞则血瘀;肝气横逆,至脾失健运,气机...
...通常是泛指气的功能活动。有时则指脏腑之气运行的通路,如临床上因痰热壅肺,可以导致肺的气机不畅而产生喘逆的症状。...
...、嘈杂感,舌质红,舌苔黄厚腻等;“中虚”的病机主要体现在因长期胃中不适、脾胃运化乏源而出现的食欲不振、乏力、脉弱等。 从药证上分析,本方证当有构成本方七味药的药证支持。半夏可以散水毒,“主治痰饮、呕吐也,旁治心痛、逆满、咽中痛、咳悸、腹中...
...怎样才能穿入呢?必须从方证大门而入。”所谓方,指方剂;证,指证候、病机。认识疾病的关键是辨“证”,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是“方”。方与证乃是仲景医学的核心。总之,仲景书“辨××病脉证并治”体现的方证相对规范,是后世中医学者广泛认同并遵循的“辨证论治...
...,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从条文可见,“宿有癥病”、“漏下不止”、“血不止”是本方方证辨证关键。 笔者将本方推广应用于治疗...
...气机不畅就是气不通的意思,气的概念按中医辨证来说还可以分好多种。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成毒."气为血帅",气机郁滞还可导致瘀血阻络.最后形成热毒与瘀血互结。由于胃、肝、脾、肺气机不畅,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湿浊,水肿,痰饮,饮食积滞,瘀血阻滞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