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述诸书中这方面的理论,他在医学启源一书中详述各脏腑天人相应关系、表里关系,并按“不及”、“太过”、“实”、“虚”、“寒”、“热”几大证候类型,描述各脏腑疾病的主要症状、脉象,提出五脏用药原则或寒热补泻方药例。元素重视脏腑辨证治疗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4.html

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重视阐发药物理论和应用原则。 元素通过深入研究内经中七篇大论气机升降浮沉、气的阴阳厚薄、四气五味理论,把它广泛应用于药物功效原理及作用特异性等方面内容的阐发中,创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药物学理论,使之与临床应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2.html

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在当时却只占同等水平的医学理论著作的七分之一,中医学的丰厚底蕴令人惊叹。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个部分,各九卷,每卷九篇,合为162篇。整体上看,其理论的来源不外乎“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两大基本内容。天地浑然一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0.html

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苦欲补泻、药类法家及归经理论等方面作了阐发和充实发挥。朱丹溪有本草衍义补遗一书,是针对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的发挥,载药153种,皆根据个人临床心得体会进行的总结;该书还介绍了某些药物的使用要点与宜忌,尤其反对服食金石药。这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3.htm

中药性能理论岂可轻易否定——与养生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经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上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性能理论能指导临床用药治病,提高疗效。 ●中药归经理论需要总结和提高完善,与时俱进。 9月9日贵报养生先生质疑中药性能理论一文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该文作者认为“中药性能的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368.html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后世关于肾主生殖,肾主生长衰老,并称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医学肾气衰竭探讨衰老原理,生殖功能状况判断衰老进度以及节欲保精防衰老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天人相应”是中医养生的精髓 “天人相应”为内经基本学术思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299.html

医海沉浮_【中医宝典】

...过程,更是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简化。把错综复杂的临床医疗过程,简化成连起码的辨证、分析都抛弃了,难免遭到了后人和批评。然而,河间、易水学派的相对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借鉴了五运六气,这一宋代自然科学理论探索的新成果。刘完素不拘泥于内经大黄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0.html

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初始概念,也是贯穿中国学术发展的主要范畴。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各种气名271类,2997个。生命活动、病因、病机、证侯,到药性、治法、养生,无不贯穿着气的理论,并坚信“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的理念。 物质之气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06.html

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医宝典】

...的意义,从而对后世医家,尤其对其传人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及其子壁的医学创新思想和“易水学派”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所倡导的主要学术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倡脏腑辨证学说。 元素内经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得到较完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07.html

五味免偏嗜 饥寒防失宜--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上)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葛洪在抱朴子中对内经五味损伤学说,运用五行学说进行了解释,谓:“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00.html

共找到893,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