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自幼起病,一岁以后多尿更趋明显,少部分7~8岁才出现症状,到青春期更为明显,有些人将此型归于肾性尿崩症之内,也与遗传有关,由一单纯显性基因所决定,发病原理为渗透压受体的缺陷,而不是产生adh的缺陷。...
...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尿可做出本病之诊断。 2.病因诊断 经过上述定性诊断确诊为NDI后,要进一步明确NDI是原发性的还是获得性的。原发性者经过家系调查多能明确,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进行基因分析。获得性者有相应的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尿崩症是指大量稀释性体液从体内排出,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所致(中枢性或神经性),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起反应即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是指后者。即在血浆ADH正常或增高的...
...,伴口干明显,尿比重持续在1.001-1.005,在“上海瑞金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性尿崩症”,予“双克片”25mg3/日为主治疗后,疗效明显,但后因出现低钾血症,于2003年3月10日自行停服。1月后前症再作,就诊时诉头晕四肢乏力...
...~6天。第2期尿量迅速减少,尿渗透压上升,持续数小时至5~6天。第3期为永久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有2类,即家族性肾性尿崩症、后天获得性肾性尿崩症。家族性肾性尿崩症是X连锁遗传性疾病。临床少见。此症多见于男性,且自幼年已有尿崩症状。偶见于...
...肾性尿崩症,疗程1年以上,疗效满意。因联合治疗无缺钾并发症,勿需补钾,它在减少尿量和提高尿渗透压方面,优于双氢克尿塞加吲哚美辛疗法。现知脒吡嗪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伍用的优点是可以抵消继发于长期使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并发的失钾。可起到...
...血量减少,血液输出减少,冠状动脉受累,心肌缺血。 中枢性尿崩症病人因抗利尿激素分泌能力部分或完全破坏,致ADH分泌缺乏或严重缺乏,而肾性尿崩症病人血浆ADH水平是正常或轻度升高的,但肾脏对ADH作用不敏感、有抵抗。此二者均导致尿液不能浓缩,...
...尿崩症确立后,必须将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多饮相鉴别: 1、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诊断一旦成立,应进一步明确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无论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都应该努力寻找病因学依据,可通过测视力、...
...DIDMOAD综合征,临床症群包括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和耳聋,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常为家族性,病人从小多尿,本症可能因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所致。 2.肾性尿崩症 肾脏对AVP产生反应的各个环节受到损害导致肾性尿崩症,病因有...
...肾性尿崩症需与垂体尿崩症神经性多饮多尿及糖尿病鉴别 1.垂体性尿崩症 本病系由缺乏抗利尿激素引起,血ADH水平低尿cAMP低,在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多饮多尿症状明显改善,尿cAMP增加,尿渗透压提高。垂体性尿崩症多于青年期发病,起病突然多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