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无形中增加了住院治疗的时间,一般延误的患儿需要住院近半个月时间。“但川崎病一般不会导致小儿死亡,但带来的并发病却是很可怕的。” 据了解,冠状动脉是损害最多的部位,其次是主动脉、腹主动脉等,这与婴幼儿结节性多动脉炎相似。同时容易造成血管...
...这是个什么怪病?这种病是怎么得的?有什么表现?有什么危害?医生一边开出检查单,一边耐心地回答了年轻妈妈的问题。 川崎病是由日本川崎富作教授于197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小儿科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该病的病症主要在皮肤、黏膜和淋巴结,故又称皮肤...
...实际上,即使诊断不正确也不会影响治疗,因为任何医生都习惯用抗生素、退热药对付持续的高烧。但如果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烧一样,要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最好是果汁。 至于宝宝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去保育所或幼儿园,并没有特别的...
...患上川崎病的几率就越高。 川崎病病患需要在医院留医,接受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抗体治疗,直到烧退、发炎部位康复为止。特别重要的是在发病的前10天内及早接受治疗,这才能减少引起并发症。川崎病病患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其中15%至25%血管会发炎,...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因此,...
...必须与其它会出疹子的疾病做鉴别诊断,包括、药物与川崎病等。其中川崎病是最容易发生误诊的疾病,因为猩红热大部分的临床特征,在川崎病都可能出现。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诊断必须先排除包括猩红热在内的已知疾病,并且符合下述七项中至少五项...
...我国城市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该病在日本儿童中的发病率高达150/10万,在欧美国家却不到10/10万。我国自1993年开始组织10个省市参与的较大流行病学调查,确认至2003年中国的川崎病发病率约2/10万至27/10万,...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诊断要件包括:(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诊断要件包括:...
...婴幼儿要多留意 川崎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川崎病实验室诊断指标找到 川崎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川崎病是重要的鉴别诊断 川崎病应该如何预防? 川崎病应该如何治疗? 川崎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川崎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川崎病与感冒发烧的区别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