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辨疑似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实证。以上仅略举数例,而之际,疑似之未可胜道。故李士材喟然感叹曰:“诸凡疑似之症,不可仆数。”而林珮琴于《类证治裁》自序中亦曰:“司命之难也在识,识之难也在辨证,”“且于一症,错综疑似。”因而抉别真伪、辨析疑似又为辨证不可缺之重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44/7.htm

薛伯寿论医7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问诊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的真实病情以及治疗经过,为正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明代的张景岳有个“十问歌”,叙述的就十分详细,可以用作借鉴。现在有很多医生不善于问诊,不重视问诊,受西医的影响,看看检查就开药,但凭病人讲讲就处方,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诊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44.html

周仲瑛_选药规则--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技巧(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清初医学家喻嘉言说:“先议病,后议药。”说明应先正确辨证求因,才能考虑怎样用药。现从实践需要,按病而立法,依法而选方,按方而用药,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说。熟悉常用治法和处方的代表药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常用治法的代表药,打好基本功,这样才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0.html

当首分外感内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临床中,对内伤、外感的辨别影响着治法,其对结果的影响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治疗上,“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副主任医师认为——当首分外感内伤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69.html

设法使糖尿病人严格按医嘱用药_糖尿病糖尿病预防_【中医宝典】

...香港(路透社医学新闻):据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药剂师wilsonyun-shingleung讲:人在按处方再次配药时,严格按照药剂师的指导用药。 leung是在第二届香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东西方讨论会上发表这篇报告的。 在该项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8392.html

须辨疑似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实证。以上仅略举数例,而之际,疑似之未可胜道。故李士材喟然感叹曰:“诸凡疑似之症,不可仆数。”而林珮琴于《类证治裁》自序中亦曰:“司命之难也在识,识之难也在辨证,”“且于一症,错综疑似。”因而抉别真伪、辨析疑似又为辨证不可缺之重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6.htm

《经方心法》评介_【中医宝典】

...讲究技巧。书中既有古人的经典精华,又有历代名家的用药经验,有近代专家学者的药理研究,还有作者的用药心得体会,相互融洽在一起,内容实用,方法可行,简单易用。而药物的加减变化,每每能针对病症,既有按法立方,又有据用药;既有灵活加减,又有专病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335.html

玉女煎_《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检查前列腺正常,诊断为精囊炎,治疗月余不效,就诊于余。患者面色红润,舌尖红,脉弦细数,腰酸膝痛,呈一派肾阴虚、相火旺候。检阅曾服之方,系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旱莲草、阿胶,药相符,何以不效?询之,知其口苦口臭,口干思饮,纳多易饥,...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37-1.html

抓主,识病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何以,以上的这些方面非常重要,这些都是经典的教。其次的一个方面就是“抓主”,抓主是刘渡舟教授提出来的。刘老是伤寒界的权威,人称北刘南陈,这个“北刘”就指的刘渡舟,“南陈”则指我的导师陈亦人教授。刘渡舟教授有部书叫《伤寒论十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7.htm

候病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候研究的切入点立足于病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病,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候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病学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病研究重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共找到252,5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