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情志学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心理卫生的重要性上,更重要的还是情志调节治疗给现代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和千百年来证实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右保真元》郭康伯有诗云:自身有自身知,身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生时。《内经》也早就有“精神不 进、志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0.html

情志养生,恬愉为佳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人的情志变化虽是人体正常的情感表现,但亦须有度。过之,则易伤五脏,致人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还说:“喜怒...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9.html

《内经》论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精神情志致病的广泛性。因此,对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保健必须引起重视。《内经》认为,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由五脏所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五脏,而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强调人们必须要“积精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安从来”。《内经》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支气管哮喘重于治_【中医宝典】

...□ 张丽 沈阳市中医院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疾病,在我国,支气管哮喘患者约在1千万以上,部分患者病情严重,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家庭。因此,对于支气管哮喘这样的疾病,未病先、已变是非常重要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28.html

《黄帝内经》论情志_【中医宝典】

...形苦志乐,生于筋……形苦志苦,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生于不仁。”形,指躯体。志,即情志。 3.情志与疾病治疗 《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根据患者的神志状态,决定、选择治疗措施,否则,治之无功。《灵枢·本神》开篇即谓:“凡刺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0.html

简便易行的中医情志生克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周旭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情志生克法源于五行学说 中医情志生克法源于五行生克学说,简便易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情志,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05.html

【修身养性】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其统称为情志,或叫做情绪,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生有重要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注目。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诸子百家就有较精辟的论述。其中《管子》中的《内业》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78.html

中医养生之情志保健_【中医宝典】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儒门事亲》,极为重视心理治疗,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90.html

养生法则:七情要适度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过多,情志不畅,以致疾病丛生。 我们虽然常说“疾病”,但“疾”跟“”其实是不同的。我们来看“疾”这个字,是由“疒”和“矢”组成的。《说文解字注》认为,“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矢”指的是箭,比如我们常说的一个成语叫“有的放矢...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34.html

情志变化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因此情感对人体的损益效果,不单取决于情志本身,而同时取决于人们对感情的态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1.html

共找到368,4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