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习、运用、研究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玫理论知识。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内容。 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种不同的药性,又称性。药物的寒、热、祐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22.html

五味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也就是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联系。,就是寒、热、温、凉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

http://qihuangzhishu.com/69/6.htm

中药葛根物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获新进展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药葛根物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了由卫生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为了寻找防治急性脑血管病的药物,从1996年开始,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现代药理模型,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21.html

食物的“性”与“五味”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早就“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性”、“五味”。 食物的“性”  又称为,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64.html

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含义。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2.html

《五代新说》在线阅读

...余咸亨之始著作东观,以三馀之瑕,阅五代之书。后与好事者谈,或以叙存录目,余搦管随记疏之,因而诠次,遂加题目,名曰五代新说,三十篇,分为两卷。五代新说 目录◎ 五代新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89.html

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体系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物质基础中药药性理论(性、五味等)相关性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方剂配伍理论(药对、七情配伍、配伍法度、量效关系)相关性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中药药物动力学相关性研究等。我们将另文阐述。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方法学 要开展三个化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17.html

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含义。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

http://qihuangzhishu.com/263/9.htm

中药五味研究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主要是根据人们用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但也的药味是依据中药功能和药效确定的。如酸味药包括了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药,呈酸性的物质为有机酸等,而呈碱性的物质主要是靴质。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61.html

神的物质基础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但它们分别有赖于五脏所藏的物质基础,即血、、脉、营、精,说明五脏功能正常,精气充足,人即精神充沛。 五脏藏神,不等于说每脏分别产生某种精神活动,而在于强调人体内部承担心理活动的统一系统。“神是在全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最为高级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638.html

共找到514,5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