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的与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把与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的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姜春华_二、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医辨证与西医应很好地结合,对辨证分型有不同见解,“异同治”,“同异治”有深入的研究。主张辨证论治与施治相统一,兹分述如下。 (一)整体观与动态辨证的源泉 先生认为:不论与辨证,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都必须建立在整体观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539-3-2.html

被忽视的根源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共性的和统一的,因此长期以来,客观上限制了微观的,细的和深入的个体分析方法,导致了中医重证轻的发展道路。二、西洋医学的长期龚断中国历代皆以为前提,以辨证为核心。的忽略是从1846年鸦片战争后,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便开始了所谓西医重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1.htm

_《百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自古以来,人们就运用人体这个外露窗口——手,窥测人体的生物原变化,用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古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的古医家都运用看手相寻查疾病,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是自我检查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医学道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14/65.htm

中医外治法,透技术取代抗生素,发明成功,寻求发展_【中医宝典】

...能取代西医抗生素的中医“透技术”,(外治法)发明成功。 西医抗生素,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当世界治疗学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严重伤害时,设置的庞大机构及巨额资金,希望能取代抗生素治疗,而最后的结果带给人们的只能是无奈的感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15.html

与辨证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与辨证相结合,先,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

http://qihuangzhishu.com/80/10.htm

方症不能代替方证——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剂》,以机统法立方,方与证具有确定性的机对应关系。相同的临床症状群,不同的医生得的证候机会有所差异,但这样的差异是医生辨证论治水平不同的结果,与方证机对应的理论规范没有关系。临床诊断和治疗因医生而不同,是西医和中医都十分常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中医望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诊断 指甲月牙诊病不可靠 中医汗”识 中医察舌辨证歌 中医儿科望诊极为重要 中医分泌物 中医鼻识 中医发识 中医面探病 中医 中医舌诊病 中医 中医教您如何判断是否气血充足 中医颈部肿块自测 中医看胸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angzhen-713-1.html

四维一体才是中医完整的治体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同样常用的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三种治方法,“四维一体”才是中医治体系的全部内涵。“全能”的辨证论治和“无能”的辨证论治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论治 有始有证,岂可舍谈证 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在辨证论治专书《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50.html

唐汉钧_一、辨证论治与论治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认识不足。因此唐师临床诊疗中强调要重视辨证与相结合。唐师认为,中医外科范畴的疾病,大多以体表的局部病变来表现,虽然许多疾病按辨证分型具有相同的证型,例如都是湿热壅盛证,但因疾病不同,在治疗中除采用清利湿热治法外,还应根据病种的不同采用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hanjun/555-3-1.html

共找到447,3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