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应当说是典型的微,至于李时珍说:“《素问》谓之小。”则古人说尚不十分严格或有此意,但不能认为就是仲景而下说的典型的微。 对微提出明确形的是《脉经》:“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一日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日而薄,一日按如欲尽。...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4.html

正常脉象是指什么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又称平脉或缓。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 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3.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往往质疑,或再为曲解,粗浅者甚至以指下难名为口实,根本不能掌握,这些问题的来源最早在于《脉经》。《脉经》上解释涩说:“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而短,一日短而止。”除去往来难以外,其他解释几乎都有问题。因为一种脉象的形成要有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1.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一种脉象。沉位置深,浮沉二反映脉象深浅不同的位置,当然还有一个中,但中不是病。沉出现于医籍亦最早,在《内经》中屡见,又常常、沉、大、小、滑、涩并列为主要脉象。 在早期的《内经》、《难经》等书,沉与石...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4.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革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芤、弦两的合体,既具有弦的张力又有中空的情况,所以古人说是“如按鼓皮”等。 革的名称出现得较早,但在《内经》上提到的革并不是后来所说的革,《素问·要精微论》说:“浑浑革至如涌泉,……”按此处革...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象名。位浮浅,轻取即得,按稍减而不空,举泛泛而有余。《脉经》:“举有余,按不足。”主病在表。而有力为表实;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但应注意某些久病阳气虚损而不能内守,越于外,也可见大无力的脉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79.htm

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位的脉象 反映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二是不不沉,三是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就其势而言,亦为最高位,这样以高应高,便成了太阳病的第一证据。丙、太阳重六经病的篇题都强调辨,都是病证三位一体,但是,我们从提纲条文,亦即病机条文切入,又会发现六经病中尤以太阳与少阴病更为强调这个脉象。太阳与少阴的提纲...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01.htm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见而重要了,伤寒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其他紧的使用亦不少,肯定是一个独立的脉象了。关于形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伤寒论·辨法》“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金匮妥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证治第十》)此后《内经》的左右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5.html

共找到551,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