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
...浮脉是单因素并具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位浅在。浮脉亦为出现于医籍中最早的脉象之一。在《内经》中屡见。浮、沉、大、小、滑、涩,叉为最主要之脉象。 如《索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
...等来取代它,亦有的将它删掉如《活人书》、《崔氏脉诀》、《诊家枢要》等等,但撰诸脉理,证之临床仍当以强为合理,因为实际上弦脉是反映脉来有力的一个脉象,弦脉虽然可以出现“弦而无力”的形象(那是由于张力略强而阻力不强所引起的,详见脉象现代化探讨...
...无谓的复杂化,形成对短脉说解的错误。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短脉的传统指标应为: 1、短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短脉脉形只以指下感觉的长度言,不包含其他因素,短脉与长脉及正常脉的长度感觉...
...,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循,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循滑,如雀之啄日平。啄之连属,其中微曲日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日死。冬脉微石日平,石多胃气少日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难经_第十五难》)作为脉象的明确指标是存在...
...等的界限关系等等,亦付阙如。 数脉是根据脉搏频率变化的脉象,明,李梃《医学入门》说:“数太过也,以呼吸息数取之。”《医学探骊》说:“数亦以至数言。”数脉只是频率的问题,而不应当含有其他的性质,这是脉数的一个界限。这个界限清楚了才可以将有关...
...在间断时间为1/40秒的时候,就可以辨识出来。所以,对脉之数迟和节律,只要细心,每个中医只用手指都可以正确地客观地判别。脉搏图仅对这几种脉象名称“客观化”的实际意义并不大。脉搏图的优越性主要是在于对脉压和脉搏波波形的变化过程如实记录。 生理...
...往往质疑,或再为之曲解,粗浅者甚至以指下难名为口实,根本不能掌握,这些问题的来源最早在于《脉经》。《脉经》上解释涩脉说:“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日短而止。”除去往来难以外,其他解释几乎都有问题。因为一种脉象的形成要有它...
....濡脉 【脉象特征】浮而形细,势软,搏动力弱,不任重按,按之则无。 濡脉图 【临床意义】濡脉主诸虚,又主湿。 23.伏脉 【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临床意义】伏脉主邪闭,厥证,也主痛极。 24.动脉 【脉象特征】脉形如...
...表面力度。不过形容表里不一说明有中空特点的大面无力的脉象。 《内经》没有芤脉,仲景始有“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及“脉浮而紧,按之不芤”等,可证芤脉已用于临床辨证,至于芤的脉形,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肺死脏,浮之虚,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