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施护温法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温法,亦称温阳。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以温里祛寒、回阳救逆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温里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若见腰痛水肿,夜尿...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34.html

中医常用施护下法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下法,亦称泻下。即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实热水饮等证的方法。 1、应用要点 (1)寒下里实热证,大便燥结,腹胀疼痛,高热烦渴,或积滞生热,腹胀而痛;或肠痈为患,腑气不通;或湿热下痢,里急后重特甚;或血热妄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35.html

中医常用施护温法_【中医宝典】

...温法,亦称温阳。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以温里祛寒、回阳救逆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温里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若见腰痛水肿,夜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6.html

中医常用施护下法_【中医宝典】

...下法,亦称泻下。即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实热水饮等证的方法。 1、应用要点 (1)寒下里实热证,大便燥结,腹胀疼痛,高热烦渴,或积滞生热,腹胀而痛;或肠痈为患,腑气不通;或湿热下痢,里急后重特甚;或血热妄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4.html

中医常用施护_【中医宝典】

...和,亦称和解。是通过和解表里的方药,达到和解半表半里证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里有少阳证。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薄脉弦等。 代表方为小茯苓粥等,以健脾行气消食。忌食生冷瓜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5.html

中医常用施护消法_【中医宝典】

...消法,亦称消导。即通过消导和散结,使积聚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化食即用消食化滞的方药以消导积滞。如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腹胀或泄泻等证。常用药为大山楂、桔饼等理气消食之品,并配合情志护理。 ④ 小儿食滞可配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92.html

中医常用施护补法_【中医宝典】

...补法,亦称补益。是指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的方法。 1、应用要点 (1)补气适用于气虚病证,如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动则气喘、面色仓白、食欲不振,便溏、脉弱或虚大等。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2)补血适用于血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91.html

清法(清热)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清法中的苦寒清热,适用于实热证;甘寒清热,适用于虚热证。清法不宜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热能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大病后体质虚弱妇女产后都须慎用清。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ngfa_qingrefa-2582.html

清法(清热)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清法中的苦寒清热,适用于实热证;甘寒清热,适用于虚热证。清法不宜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热能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大病后体质虚弱妇女产后都须慎用清。...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417.htm

论治中医常用的三种退热_【中医宝典】

...治疗中都十分常用。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种退热方法的应用。 1.釜底抽薪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11.html

共找到770,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