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脉诊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角度看中医诊脉部位都是动脉位置浅表可以触到搏动部位,桡动脉则是最主要,后世脉法即以桡动脉做为独取寸口主要切诊部位,脉诊主要与体循环动脉系统有关系,体循环动脉发自左心室,与中医脉诊有关动脉主要有: 1、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 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既要掌握诊脉基本操作规则,基本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加深体会,逐步提升辨识有病之脉能力。不能轻率地认为诊脉仅是为问诊提供时间一种形式。持上述认识者,关键在于陷入诊脉不能辨病误区,没有把辨证作为立足点。如换位思考,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诊脉部位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三部,即人迎《颈侧动脉),寸口,跌阳(足背动脉)。以上两种诊脉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

http://qihuangzhishu.com/92/25.htm

直肠切诊辨便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史仁杰 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 传统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脉诊所诊部位乃寸口脉,触诊所诊部位主要是肌肤、四肢、胸腹、肛周。对直肠触诊,中医古今文献均无记载。笔者体会到,直肠指诊所得资料可以为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提供依据,是对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058.html

腹诊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诊。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诊是触按经脉搏动,脉诊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脉诊外其它常被采用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诊更为重要一些。 下面就这方面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切诊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切诊为四诊之一,分脉诊及触诊两部份。 【切诊】 四诊之一。分脉诊及触诊两部份,这是运用指揣触觉,在病者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检查方法。脉诊常取病人腕关节后桡动脉搏动处。参见“脉诊”各条。“触诊”是对病人皮肤、胸腹及病痛部位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45.html

单手诊脉是脉诊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用右手去诊病员左手之脉,相互交叉是诊脉之道。理由是诊脉部位在寸口,要避开高于寸口之障碍(即掌长肌、拇长屈肌健鞘、桡侧腕屈肌健鞘并合之处)。否则,会影响医生诊脉之指下灵感而发生错觉。因此,“单手诊脉”是当今脉诊里最大误区,而且情况非常普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周仲瑛_四诊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对象,详察细辨。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交谈,“诈病”者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切 诊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一、脉诊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客观价值。脉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脉诊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气;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动脉处,候肾气。诊察这些脉动部位脉象,可以了解全身各脏腑、经脉生理病理状况。《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可见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最古老诊脉方法,其用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中医脉象简介_《常见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宝库,脉诊则是这一宝库中一颗闪亮明珠。古代无数医学家在长期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摸脉搏来诊病理论,这就是中医脉象学,并将它列为四大诊断方法之一,即切诊。通过指下脉搏细微变化,再结合望诊、问诊、闻诊,对病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33/113.htm

共找到1,046,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