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银屑病当固护阳气——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调经》说:“人之所有者,血气耳。”《素问·金匮真言》也说到:“夫精者,身之本也。”后世的《门法律·先哲格言》有这样一句话:“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无。”从这些经典的语句,我们可以看出,血气精对于人的重要性,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00.html

俞樾废除

...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进行“探赜索隐”、“辨讹正误”的结晶。基于对中医的理解,为他的“废存药”思想的产生埋下理论的根苗。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论著《废》和《医药说》。《废》和《医药说》基本涵盖了俞樾的医学观点,即“可废,药不可...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75.html

张聿青先生传_《张聿青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朱薛诸家之说,病处方,变化万端,非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者。平生论述甚多,散佚不存,仅得其诸一二,其霍乱云、霍乱热多寒少,孟英固自言之。但其寒热二证,有一定之据,如热病则于未病之前数日,先有目溜火肛门灼热等象。然历见患病者,一吐一泻,...

http://qihuangzhishu.com/612/3.htm

序_《藏经》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衣木皮。顶草冠。先生躬趋左右而拜曰。适闻贤者方术。遂乃忘归。况济人之道素所好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验。徒自不足耳。愿贤者少察愚诚。乞开悟。终身不负恩。首坐先生云。术亦不惜。恐异日子为累。若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不务财贿。不惮劳苦...

http://qihuangzhishu.com/161/116.htm

序二_《仿寓意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临证而不读书,不可以为。东坡有言,药虽出于手,方多传于古人。故惟读书多乃能辨证,亦惟读书多乃能用方。彼之不用古方者,非弃古方也,直未一见古方耳。善用方者,且读无方之书,不执方以治病,而方自古合。余持此以治人久矣。余读京江李冠仙先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51/3.htm

益气汤_《贯》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浅哉.又有一种内伤真阴而发热者.内伤阳气相似.此当补真阴.非四物汤之谓.又非坎离丸之类.详见先天要者.心肺在上.肾肝在下.脾胃处于中州.为四脏之主气者.中焦无形之气.所以蒸腐水谷.升降出入.乃先天之气.又为脾胃之主.后天脾土.非得先天...

http://qihuangzhishu.com/728/45.htm

蔺道人当属子虚乌有先生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是北宋中期文人笔下假托的人物,进而推想,写序言的无名氏则很可能是该书的真实作者。 蔺道人,作为一个史人物,首见并且仅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下简称《仙方》)所附的无名氏序言,该序言确指“蔺道人”是《仙方》的作者,还介绍了其人一些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4.html

巫祯来先生中医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清楚,不读此书,无法真正掌握中药知识和传统医学的用药方法。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列·大医习业第一》说: "凡欲为大,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于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全,并须业熟,为此乃得为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4.html

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_《知必辨》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附录王子圣大归芍汤、张洁古芍药汤 附噤口痢)涵初生疟、痢三方,真有阅历,煞具苦心,足以活人济世,非吴又可粗率成书之比也。时气之病,疟、痢最多,夏秋之间,患者尤众。二者之病,以疟为轻,然必治之得法,如不合法,亦颇伤人。盖疟《内经》最详...

http://qihuangzhishu.com/305/9.htm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确切呢?这样西化的医师,丢掉了中医的传统特色优势,怎么不令患者抱怨,怎么不令公众对中医失去信任,怎么不令中医出现服务阵地逐渐萎缩等尴尬局面。 据脉断证是可求的 中医切脉,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正如陈先生所言:“《黄帝内经》专门脉就有《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共找到431,8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