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随着佛经翻译增加和佛寺兴建,佛教迅速传播,印度医学也随之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大力提倡佛教,于是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以至“招提栉比,佛塔骈罗”,僧尼人数也大量增加。佛教教义将现实痛苦归罪于前世不行善,要人们忍受今世苦难,...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0.htm

三国晋南北朝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二、徐之才(492~572)是南北朝时期一代各医,出身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南朝丹阳人,人称“东海徐氏”。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医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10.html

三国晋南北朝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徐之才(492~572)是南北朝时期一代各医,出身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南朝丹阳人,人称“东海徐氏”。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医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0.htm

三国晋南北朝临床各科医疗经验的积累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卷,《疗少小杂方》二十卷,又《疗少小杂方》二十九卷,均佚。从唐宋之后医籍所存佚文中,尚可窥其大略,说明三国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儿科疾病的治疗经验,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天花是危害小儿健康最大的烈性传染病。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最早对它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2.html

三国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些药物方面的知识。藏医学的形成据载:藏历木狗年出生的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赞普拉妥妥日年赞(254~374)在位时期,从天竺来了位医生,名为戈齐碧齐和碧戈拉孜在西藏民间行医,传授医学知识,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赞普把他请到永布拉岗王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6.html

三国晋南北朝药物学的丰富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法炮制。如(口父)咀、去皮尖、炙甘草,炮附子,酒侵大黄,姜炙厚朴,虻虫去足翅等等。适至晋南北朝时期,对药物的炮炙,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例如《肘后备急方》“以粉之火”炙甘遂令熟,熬捣葶苈、酒渍粳米、石上水磨鹿角取浊汁……等等,《本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4.html

三国晋南北朝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五、《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各365种,共730种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9.html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宝典】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火量过大,易燃伤机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0.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宝典】

...高峰。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医药学在脉学、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6.html

三国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医事制度(一)医官制度三国时期,魏承汉代医官制度,有太医令、丞、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灵芝园监等官职。《太平御览》引《玉匮针经序》中有吴置太医令的记载,蜀汉医制无考。晋代承袭汉魏官制,设有太医令等职。据记载:晋代太医令铜印墨绶,统属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1.html

共找到184,2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