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证求病机 活用真武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证相应是活用灵魂。笔者应用真武汤紧扣“阳虚水泛”这个病机,对于各个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疗效。吴谦《测补名医方论》曰:“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藉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从其类,倘肾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84.html

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证对应是方剂证候对应,也是辨别证候,两者临床思维过程一致。问题症结就在于对方证对应中“证”字内涵认识不同,字之误,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鉴于此,笔者试将方证对应中“证”字内涵略述如下。 方证之“证”以证据为内涵 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254.html

滑寿《十四发挥》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有求必应,活人无数。因此在江浙一带负有盛名,凡有得大病,以得到他断定生死一句话才不会遗憾,人们都称他为“神医”、“老仙”。 【著作成就】 滑寿一生著作很多,除了《难经本义》、《读素问钞》、《十四发挥》、《诊家枢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3.html

抽丝剥茧辨方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梳理 患者初诊以失眠、腹胀为最主要症状。腹胀、纳差,脉不浮、不弦,苔腻,提示病位在里。结合便干、口苦,似有阳明之嫌,但口不干、脉不实,提示此腹胀属太阴。在太阴方证中,外台茯苓饮方证本案较合,冯世纶在《中国汤液方》书中指出:“本方治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78.html

辨方症不能代替辨方证——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差异是医生辨证论治水平不同结果,方证病机对应理论规范没有关系。 ●临床诊断和治疗因医生不同,是西医和中医都十分常见现象,不能把这种现象当成证据来否定方证对应病机确定性,进而否定中医理论。 ●生命客观是时空环境相联系客观,立足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影响中药合剂质量因素_【中医宝典】

...中药合剂是中药配方称量、加热提取、浓缩调整制成内服液体剂型,是根据协定处方和制备工艺要求制备完成。多以煎煮提取为主要方法。为尽可能多地提取有效成分,提高合剂质量,有利于病人服用,本文对影响合剂质量因素如下。 1 制备工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625.html

经方用药应以知为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效果。 脉源远流长,古称之为汤液,意思为取汤剂治疗。《汉书·艺文志·方剂略》将经方描述为“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指出了经方是根据疾病深程度,采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2.html

方证对应是一个永恒课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失司所涉及到脏腑,以及浊阴寒热属性、升清阳降浊阴主次比例等。案中处方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升清阳,通鼻窍,以黄芩、栀子、酒军、生薏苡仁降浊阴,清郁热。 方法四采用是辨病用药法。辨病用药法是针对病处方,也就是古人所说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296.html

四逆散方证探讨及临床运用_【中医宝典】

...散方证探讨及临床运用 温兴滔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242100) 摘要:四逆散见于《伤寒论校注》,中国古籍出版社,2001,P239 ⑦莫枚士《经方例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P94 ⑧胡希恕《经方传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2.html

谈中药疗效发挥快慢问题_【中医宝典】

...谈中药疗效发挥快慢问题 ———《黄连3g意在清热解毒,厚肠胃。以防病久(已周)化热化毒。诸药相伍组方,共同起到:缓急止痛,降逆止呕,宽中除胀满之功效。用于本症,方证对。是患者在服药2个小时后病解除。 以上这些病例,都充分说明运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19.html

共找到1,061,8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