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甘草、云苓、鳖血炒柴胡、橘红,二剂痛止,后用逍遥散加参、归、石斛、木瓜,调理而愈。赵养葵《医贯》,徐灵胎砭之是矣,然观其治木郁之法,先用逍遥散,继用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芍药以滋肾水,俾水能生木,此实开高鼓峰清水滋肝饮之法门。(六味加归身、...
...其上者也。栗园浅田君之着《先哲医话》,体例似瓯北所载十三家,虽儒医异道,其为大家一也。予曾谓我邦文本之事输筹西土,独至医术洵有出蓝之妙也矣。清朝医家尤饮鹤、徐洄溪称为大家,徐氏《医学源流论》议论正大,学力可见。至读《兰台轨范》,则殆如出别手...
...名医方药中采用加味一贯煎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 加味一贯煎 组成: 南沙参15克,砂仁6克、莱菔子15克;合并黄疸者,合入减味三五汤(生石膏30克 寒水石30克 滑石30克) 典型病例: 刘某,男,32岁,1978年IO月初诊。...
...其上者也。栗园浅田君之着《先哲医话》,体例似瓯北所载十三家,虽儒医异道,其为大家一也。予曾谓我邦文本之事输筹西土,独至医术洵有出蓝之妙也矣。清朝医家尤饮鹤、徐洄溪称为大家,徐氏《医学源流论》议论正大,学力可见。至读《兰台轨范》,则殆如出别手...
...。【方剂举例】一贯煎(《柳州医话》):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杞子、川楝子。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闷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及疝气瘕聚等。【文献摘录】《用药法象》:「止上下部腹痛。」《本经逢原》:「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
...白术;黑便加服醇提大黄片,每次3g,1日3次。5.胃阴不足主证:胃脘隐隐灼热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弦细或细数。选方:益胃汤(《温病条辨》)合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药物:北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
...邵敬甫,专务中医,后又从姜子全、丁福保学习西医,1938年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建国后曾参与组织北京市中医学会。行医中西法并用,重视中医理论,不拘旧说,每多新见。着有《止园医话》、《止园医话续集》,备录五十馀年临证医案及治疗心得。于绘画亦有造诣,...
...邵敬甫,专务中医,后又从姜子全、丁福保学习西医,1938年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建国后曾参与组织北京市中医学会。行医中西法并用,重视中医理论,不拘旧说,每多新见。着有《止园医话》、《止园医话续集》,备录五十馀年临证医案及治疗心得。于绘画亦有造诣,...
...阴两亏主证:胁腹隐隐痛不休,难以名状,头晕目眩,气短懒言,食后不舒、口干、大便费力、舌红、苔少、脉无力而数。治法:益气养阴。选方:一贯煎(《柳州医话》)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化裁。药物:沙参10g、麦冬15g、当归10g、生地30g、...
...提示我们,临证时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处方。兹将一贯煎方证特征阐述如下。 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玉横的《续名医类案·心胃痛》,由生地黄、沙参、枸杞、麦冬、当归、川楝子等六味药组成,该方可以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魏氏在点评高鼓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