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兼示”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申报·自由谈 〔2〕 “少看中国书”二句见华盖·青年必读书 〔3〕 易经 又名周易,儒家经典,古代记载占卜的书。 其中卦辞、爻辞部分,可能萌芽于殷周之际。书经,又名尚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0.html

通讯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五十三期停刊。 〔4〕玄伯 李宗侗,字玄伯,河北高阳人,当时任北京大学法文系教授。猛进周刊自第二十七期起,由他接编。 〔5〕指徐树丕,字武子,号活埋庵道人,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明末秀才。明亡后隐居不出。著有识小录活埋庵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9.html

无花的蔷薇之三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无花的蔷薇之三〔1〕 积在天津的纸张运不到北京,连印书也颇受战争的影响,我的旧杂感的结集华盖付印两月了,排校还不到一半。 可惜先登了一个预告,以致引出陈源教授的“反广告”来—— “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31.html

死地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三月二十五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三十日国民新报副刊 〔2〕言语道断 佛家语。璎珞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6.html

我还不能“带住”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何以为情?”(见华盖·“公理”的把戏 〔8〕指本书不是信一文。 〔9〕徐志摩在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再添几句闲话的闲话乘便妄想解围中说:“我真的觉得没有一件事情你可以除外你自己专骂旁人的。……我们心里的心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1.html

北京通信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北京通信〔1〕 蕴儒,培良〔2〕两兄: 昨天收到两份豫报〔3〕,使我非常快活,尤其是见了那副刊。因为它那蓬勃的朝气,实在是在我先前的豫想以上。 你想:从有着很古的历史的中州〔4〕,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在豫告这古国将要复活,这是一...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5.html

我的“籍”和“系”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嘴”写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的致作者的信。这封信攻击作者的青年必读书,其中说:“我诚恳的希望:一、鲁迅先生是感觉‘现在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所以敢请你出来作我们一般可怜的青年的领袖先搬到外国(连家眷)去,然后我要做个摇旗呐喊...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0.html

咬文嚼字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财神了。 二月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二月十二日北京京报副刊 本篇第一节发表后,即遭到廖仲潜、潜源等人的反对,作者为此又写了咬嚼之余咬嚼未始“乏味”二文(收入)予以反驳,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6.html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1〕 从赵雪阳先生的通信(三月三十一日本刊)里,知道对于我那篇“青年必读书”的答案曾有一位学者向学生发议论,以为我“读得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读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但没有“非常...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3.html

书斋生活与其危险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发表爱国运动与求学一文,主张救国必先求学,企图使学生脱离爱国运动。 〔3〕一点异议 鲁迅在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致徐炳昶的信(见华盖·通讯)中指出:“前三四年有一派思潮,毁了事情颇不少。学者多劝人踱进研究室,……乃是他们所公设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95.html

共找到893,3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