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专心念经。 白仁皙 唐白仁皙,龙朔中为虢州朱阳尉,差运米辽东。过海遇风,四望昏黑,仁皙忧惧,急念金刚经,得三百遍。忽如梦寐,见一梵僧,谓曰:“汝念真经,故来救汝。”须臾风定,八十余人俱济。(出《报应记》) 唐代的白仁皙,龙朔年中做虢州...
...金刚经已二十年。”王言此大福也,顾谓左右曰:“昨得只洹家牒,论功也。”令吏送还舍。其家殡明已毕,神虽复体,家人不之知也。会猎者从殡宫过,闻号呼之声。投其家人,因尔得活矣。天宝末,明活已六七年,甚无恙也。(出《广异记》) 唐代孙明是郑州阳武县人...
...。”每知有灾咎,即阴为之备,都不形言,凡六年。后丁母艰,持金刚经,更不复为冥吏,因极言此功德力,令子孙讽转。后为庆州司马,年八十四,将终,忽闻异香,非代所有,谓左右曰:“有圣人迎我往西方。”言讫而没。(出《报应记》)唐朝的于昶,天后朝时任...
...岩崄,经日不得食。而觉二童子,持满盂饭来与之。志通拜,忽然不见,既食讫,累日不饥。后得还乡,贞观八年病死,两日即苏,曰:“被人领见王,王问在生善业,答云:‘常持金刚经。’王甚喜曰:‘且令送出。’遂活。”(出《报应记》) 唐朝袁志通,是天水人...
...国语辞典 舊日官階最高的一級。 儒林外史.第九回:「我這老婆子,每日在這房檐下燒一炷香,保祝少老爺們仍舊官居一品。」 最好、最高級的。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二齣:「(生)姐姐費心。因何錯愛小生至此?(旦)愛的你一品人才。」...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
...本章以《金刚经》本身的名相作引子,说明不要执著名相本身,而要把握真谛,这才是“如法受持”。从《金刚经》的名称到世界微尘的名称,再到佛的三十二相,乃至善男善女的布施,都是“名”而不是“实”。那么什么是佛法的实呢?就是《金刚经》里的微言大义...
...诵读《金刚经》就有福,持受《金刚经》就生智。“福智无比”是说《金刚经》的智慧无比,修持《金刚经》所得福德无比。用一个不可思议的比喻来形容这种无比。...
...福德比较是更高的境界。 ③于此经中受持:从这本《金刚经》中修行获益。 ④四句偈:关于何谓四句偈,古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弥勒佛回答天亲菩萨,说四句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有说是指《金刚经》第二十六品和第三十二品中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