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对后世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寸口分别说具体方法,但内经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寸口重视,如人迎诊法、尺寸诊法、色尺诊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独诊寸口。历史证明内经之后不久难经、仲景就提出并使用独诊寸口,到王叔和著脉经独诊寸口就完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古代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目际前进,由定病位为主向定病性质为主转化,这就更有利于辨证上发挥作用,方法匕简便易行,犹其余事。 3、有关脉诊各种问题上进行多方面探索无论内经难经、仲景、华佗以及其他古代名医与著作,都方法上、内容上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抄本_丹医秘授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质之设想34医学密典(未完成)35验方回忆录36峨嵋十二庄释密我手中存有周氏1962年河北中医学院讲述“分经候”时记录稿(目录中的第17种,以下言及此文本时皆称之为分经候),其第一部分述“分经候”之由来,全文如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4-0.html

历史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诊学中的脉象图解,根据学发展应该较早时期就出现,不过据目前史料和资料,只能上溯到晋代,亦就是脉经。 我国文字出于图画,到文字正式独立以后(最晚是殷商时代)图域仍学术文化上起着实际作用,所以自古就有“左图右史”之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2.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抄本_丹医秘授古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素质之设想34医学密典(未完成)35验方回忆录36峨嵋十二庄释密我手中存有周氏1962年河北中医学院讲述“分经候”时记录稿(目录中的第17种,以下言及此文本时皆称之为分经候),其第一部分述“分经候”之由来,全文如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难经对后世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外经之文。总之,难经以后第一部学经典性质专著脉经,不但采用并完善丁难经独诊寸口,形成绝对权威著作,普及独取寸口,为诊脉独一无二方法,还脉经中几乎引用难经有关论脉全部篇章和内容,我们知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5.html

王叔和与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这是继难经之后第一部学专著。此书中,王叔和将古时三部九候诊脉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改作“独取寸口”寸口诊断法。他将脉象分为24种,并与“平脉”(正常人脉象)做比较和区别,对于每种医生手指下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6.html

后世成就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为夸用 著作沿着脉经路线,凡古代学中能为后世所用都继承到后世学中来,有时限于独取寸口形成,亦予以变通发展继承。如内经四时本为弦、钩、毛、石,钩,后世不用这个名称,于是改为“洪”。 某些古代以脉象形容词汇作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0.html

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阐明脉理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及二十四;卷二、三则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03.htm

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阐明脉理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及二十四;卷二、三则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3.htm

共找到1,104,1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