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六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六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谓复命”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第二十五天下大老母_道家_【文学360】

...各个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并且它已用或显或隐文字言语来表达,透露了个中消息,本不需要后人画蛇添足,多加注解。 老子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道真相,答案自在其中。第一一开头便直截了当地“道可道,非常道”。颇有拨云见日之势,一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7.html

老子第二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意即死守善道,而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怀抱——道境界中去。 本章老子所提出来处世态度,我们假使拿来和论语乡党篇比较研究,相当有趣。乡党篇孔子弟子们记载孔子生活艺术,孔子在办公室个什么态度,对朋友又是个什么态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第二十一此精不那精_道家_【文学360】

...如果根据黄帝内经所载,在医学方面,所指“精”,也不是精虫卵子,早已有了特别说明。比如,我们听人“这个人精神很好!”你总不会认为精神好,就是体内精虫特别多吧!当然没有这种道理。精神无法以言词作具体形容。然而真没有这个东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3.html

老子第二十一老子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必然影响它美感,这之间微妙之处,很难阐述清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我们后世许多研究老子哲学人中,有一派老子唯物,不是唯心。因为在老子书中有好多处,提到“物”字。这一点确须特别注意,在春秋时代,并没有所谓唯心、唯物理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老子第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思想,与老子代表道家思想在理上一贯。现在再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第一头头是道,有无主宾,玄元之妙_道家_【文学360】

...”与“天”,甚至在同一句中,有时把它当动词或形容词用,有时又把它当名词用,就不会混淆不清了。 假定我们要问,老子本书第一首句中两个“道”字,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恰当?我只能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不然都老子,或我老子,姑且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1.html

老子第十八忠臣孝子伪装_道家_【文学360】

...天道自然,到此,便提出反对仁义和智慧等语句。只从文字上看,,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老子老样子-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研究路线。 作这方向研究人,各有各心得,各有自己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 比较。这学术性一类。 第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9.html

老子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共找到1,111,9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