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虚心养气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老子现代化好人与老人表扬法_道家_【文学360】

...让贤去吧(一笑)。我们由这两个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当时社会,在那个历史政治形态中,“尚贤”已经是一种毛病,因此提出这句话来。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其实,人类历史千古兴亡人物,从作人与做事两个立场来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0.html

老子赵宋是再次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后半段所引起“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之治政治思想,在以往历史,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十七人生哲学与道层面_道家_【文学360】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老子另起炉灶,又提出一个名称叫做“太上”。“太上”等于易经·系传“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老子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思想,与老子代表道家思想在理是一贯。现在再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第二十老子素描修道者人生_道家_【文学360】

...接着,下面一段,可以老子“劝世文”。“荒兮其未央哉”,“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放在这一段里,应作什么解呢?——易经最后一卦“未济”。我们看看历史,看看人生,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8.html

老子中外历史悲剧_道家_【文学360】

...在富贵贫贱之际,这一类人生经验典故,多到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姑且摘取数则就反面发挥诗文,以发人深省。 仔细体会中国历史第二个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几首名人诗,便可了解老子本章有关人生哲学深意。也许这些作品未免过于悲观低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6.html

老子十四时空心物与道体用_道家_【文学360】

...已久王弼编排老子八十一次序,从本章开始,又另起炉灶,转入辩说物理境界,似乎不相衔接。其实,与十三所讲,不可为物情所累,而困扰于世俗宠辱,因此而生起得失之心。而且进一步了解宠辱发生,都由于我有我身之累而来,“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6.html

老子英雄退步学神仙_道家_【文学360】

...。”李泌“臣昔为此,故辞归,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观兹事。且其时先帝(德宗父亲代宗)常怀畏惧。臣临辞日,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黄台瓜辞,唐高宗太子——李贤作。武则天篡位,杀太子贤等诸帝子,太子贤自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7.html

老子十五老子“士”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五老子“士”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共找到1,115,5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