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书辨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丹溪谓金匮之书,以示别于伤寒论似也。抑知金匮伤寒中,非一切乎!夫痉、湿、 、奔豚气、宿食、呕吐、哕、下利之为寒类,仲景有明文;百合、狐惑、阴阳毒之属寒科,千金有成例;疟、痈、咳、心痛、腹满、寒疝、积聚...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html

张仲景与伤寒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因此也就促进了医学家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推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 张仲景生平的历史考证 张仲景,名机,南阳(相当现在河南省西南部一带)人,汉灵帝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3.html

伤寒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合十六卷”。此书撰成未久,即遭战乱而散佚,后经太医令玉叔和重新整理编次,得以流传。林亿等伤寒论·序说:“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晋·皇甫谧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02.htm

伤寒对方剂学的贡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的成就是伤寒的主要贡献之一。汉代是方剂学大发展的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11家,274卷,但魏晋以后已亡佚。东汉末年成书的伤寒,必然对秦汉以来医家遗方及同时各家的方剂进行了广泛择取。它以六经辨证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9.htm

的涵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1.htm

治法折衷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古总为伤寒或为卒,卒即之剥文,勿作伤寒为仓卒之解),外台总称为伤寒论(详泉金匮方论注·序注),是所谓伤寒者,为伤寒中之说,非为一切说(下另有)。徒恃此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23.html

研究深入下去 访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网络体系。 中医对经络的认识和研究,一直存在重经脉轻络脉的现象。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络脉的明确概念和分类,还有对络脉生理功能和病理病证的阐述;张仲景的伤寒通过对病理法方药的研究,开了治疗之先河;清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74.html

流派--葛可久治肺痨缪希雍气血李中梓先后天叶桂四说王泰林治肝三十法_【中医宝典】

...缪希雍(1545--1627)字仲淳,号慕台。明·常熟人,居常熟新巷。17岁时患疟,久治不效,乃自检方书试服竟愈。从此立志学医,为寻师访友,游历诸省,经验渐丰,名声远播。缪氏著述甚多,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全蝎、山甲、蜂房等品。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99.html

膏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过剩,这部分精微物质无法正常利用,堆积体内,可导致各种病变。如素问·生气通天:“高梁之变,足生大疔。”素问·通评虚实:“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素问·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596.html

张机序_伤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庶可以见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2-1.html

共找到520,7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