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源流 内伤大要 湿气 卷下 燥气 张仲景伤寒论 女科 儿科 用药大要 宜识字 跋(张) 跋(周) ...

http://qihuangzhishu.com/713/index.htm

关于中国历代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历代选讲 名医 笔者和导师陈大舜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历代选讲,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1997年)。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当时碰到的困难之一是,怎样选择典型?怎样妥善处理所选与该医家整体著作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旨绪余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孙一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叙 上卷 一、太极图抄引 二、太极图(图缺) 三、太极图说 四、不知者不足以言太医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六、命门图说(图缺) 七、右肾水火辩 九、难经正义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742/index.htm

肯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新镌。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25.htm

肯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新镌。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htm

肯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新镌。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49.htm

侣山堂类辩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主方 胎前 产后 急下 急温论 汗下 往来寒热论 潮热论 伤寒论编次辩 风伤卫寒伤荣辩 医学入门 以力学为先 中庸之道 杂证 十干化五行 卷下 本草纲领 药性形名 草木不凋 四气逆从 大枣 栀子 枇杷 款冬花 泽泻...

http://qihuangzhishu.com/803/index.htm

章炳麟轶事

...创造记音字母,作为汉字初学的注音手段,以保存汉字。民国三年,由其弟子钱玄同、许寿裳、周树人促成教育部通过,作为国语注音符号,即今日仍在台湾通用之注音符号前身。医学方面 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霍乱章太炎(原名猝病新论)。曾...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71.html

医学源流_冷庐医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徐灵胎医学源流云∶有病固当服药,乃不能知之高下,药之当否,不敢以身尝试,莫若择至易轻浅,有益无损之方,以备酌用。如偶感风寒,则用葱白苏叶汤取微汗;偶伤饮食,则用山楂麦芽汤消食;偶感暑气,则用六一散,广藿汤清暑;偶伤风热,则用灯心...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5.htm

先哲后_先哲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其上者也。栗园浅田君之着先哲,体例似瓯北所载十三家,虽儒医异道,其为大家一也。予曾谓我邦文本之事输筹西土,独至医术洵有出蓝之妙也矣。清朝医家尤饮鹤、徐洄溪称为大家,徐氏医学源流议论正大,学力可见。至读兰台轨范,则殆如出别手...

http://qihuangzhishu.com/945/21.htm

共找到471,7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